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docx
文件大小:21.85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5.23千字
文档摘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8届)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46.在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雅典有许多社会阶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贵族把持着国家大权

B.从事农业的广大平民生活富裕但无政治权利

C.氏族贵族的地位优越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经济力量在不断的增强

47.打击旧的氏族贵族的势力是梭伦改革承担的重要历史任务,梭伦完成这一任务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改革度量衡制

48.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D.实行连坐法

49.纵观古今中外的改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最突出的相同点是

A.都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B.都采取了中庸的立场

C.都沉重打击了旧势力D.都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50.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51.实行均田制是孝文帝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均田”是指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与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把流民组织起来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52.庆历新政时,范仲淹要求严格“恩荫制。宋代实施的“恩荫”制

①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②是官僚阶层特权的体现③是导致北宋“冗官“冗费”的重要原因④消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3.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54.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19世纪中期相比侵华的主要角色发生重大变化

B.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

C.19世纪末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参加侵华的国家空前增多

55.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

C.派留学生出国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56.公元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下面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

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

D.为工业革命作了科学上的准备

57.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核心是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

C.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D.主张分权与制衡

58.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显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B.墨子C.老子D.孙膑

59.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他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60.《海国图志》中出现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61.毛泽东曾说,陈独秀为“思想界明星”,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

A.毛泽东曾就读于陈、李任教的北京大学

B.在陈、李影响下,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陈、李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