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疆理工学院招聘7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侦探:线索:结论()
A.医生:病情:诊断
B.交警:违章:罚单
C.裁缝:针线:衣服
D.学生:复习:成绩
【答案】:A
【解析】侦探依据线索得出结论,医生依据病情做出诊断。所以就是这个答案。
2、真诚:真挚()
A.论证:论点
B.顽强:顽劣
C.果断:武断
D.争议:争执
【答案】:D
【解析】真诚和真挚是一组近义词;争议和争执是一组近义词。论证和论点不是同一事物,语义不相近。顽强和果断是褒义词,顽劣和武断是贬义词,不符合相关要求。所以应选择对应的答案选项。
3、小李作为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了期限为5年的聘用合同,其试用期为()个月。
A.3
B.6
C.9
D.12
【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小李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为5年,且是初次就业,所以其试用期应为12个月。
4、为深入贯彻落实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要求,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持续提高财政补助标准。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下列对国务院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①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②健全再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③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④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是政府通过再分配手段来调节社会公平的举措。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财政补助属于再分配范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直接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所以健全再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表述是正确的。优化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的合理化和优化。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主要是增强居民医疗保障能力,与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并无直接关联。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的增加,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分配,并非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的提高。综上,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健全再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5、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的结果。注:以上改写是在尽量遵循书面化表达、保留题干核心内容及()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的结果”稍微扩充了句子,让表达更符合书面语境。
A.钙元素
B.维生素A
C.碘元素
D.维生素K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夜盲症的成因,即与人体缺乏哪种物质相关。钙元素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的骨骼发育、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当人体缺乏钙元素时,可能会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问题,但不会直接导致夜盲症。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视觉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合成,视紫红质是一种能够感受弱光的物质。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合成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在光线昏暗环境或夜间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引发夜盲症。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人体缺乏碘元素时,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甲状腺疾病,与夜盲症并无直接关联。维生素K是一种参与人体凝血过程的维生素,它能够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在人体的止血和凝血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出血倾向等问题,但不会导致夜盲症。综上,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
6、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不得编制()预算。
A.年度
B.支出
C.收入
D.赤字
【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需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这意味着收入要能够覆盖支出,确保预算收支的平衡。而赤字预算是指支出大于收入的预算,编制赤字预算违背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编制原则,所以事业单位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7、法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能够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实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下列不属于法的形式上的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规范性
C.一般性
D.具体性
【答案】:D
【解析】法的形式上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