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招聘3人(人才派遣)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70.16 K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3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招聘3人(人才派遣)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马后炮”强调的是在行政活动中要做好()工作。

A.事后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前监督

D.过程监督

【答案】:C

【解析】“马后炮”意思是事情已经发生才采取行动,强调的是在事情结束后进行相关行为。在行政活动中,事后监督就是在行政行为完成之后进行的监督。而事中监督是在行政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的;事前监督是在行政活动开始之前实施的;过程监督强调对行政活动整个过程的监控。所以“马后炮”强调在行政活动中要做好事后监督工作。

2、行政组织中的辅助机关是指为了使行政首长或专业职能机关顺利地开展管理活动,在机关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任务的机构,其状态直接影响首脑机关功能的发挥。下列不属于辅助机关的是()。

A.地方政府的办公厅(室)

B.机关的人事、财务等部门

C.机关事务管理局

D.教育局,国土资源局

【答案】:D

【解析】辅助机关是在机关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任务,以保障行政首长或专业职能机关顺利开展管理活动的机构,其状态对首脑机关功能发挥有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办公厅(室)主要负责协助政府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各方关系等,属于辅助机关;机关的人事、财务等部门,为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支持,是机关正常运转的辅助力量,属于辅助机关;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机关的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辅助性事务,属于辅助机关。而教育局和国土资源局是具有特定专业职能的机关,它们负责教育、国土资源等具体行政管理工作,并非在机关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所以不属于辅助机关。

3、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某市决定自2018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本市所有天然水域实施禁渔。为将该信息广而告之,并让广大市民遵守,该市政府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告

B.决定

C.通知

D.意见

【答案】:A

【解析】要确定市政府为将禁渔信息广而告之并让市民遵守应使用的文种,需了解各个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市政府决定在本市所有天然水域实施禁渔,这是需要本市广大市民知晓并遵守的事项,用通告来发布禁渔相关信息,能够让市民明确禁渔的时间和范围等要求,所以符合通告的使用场景。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主要侧重于对重大事情作出安排和决策,并非单纯用于告知和要求遵守特定事项,所以不适用于发布禁渔通知。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常是针对特定的组织、单位或下级部门,而这里是面向广大市民,用通知不太合适。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它主要是用于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并不是用于公布需要遵守的规定,因此不符合本题要求。综上,应使用的文种是通告。

4、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A.预防

B.惩罚与教育

C.杜绝

D.警示

【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惩罚,使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从而起到惩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向社会公众表明法律的态度,起到教育作用,引导公众遵守法律法规。预防虽然也是行政处罚可能带来的一种效果,但并非其核心功能,不能全面体现行政处罚的目的和作用。“杜绝”表述过于绝对,行政处罚难以完全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警示作用同样是行政处罚附带产生的效果,而不是其最本质的功能。所以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惩罚与教育。

5、马某与自己的母校达成协议,向学校捐款3000万元成立“教学基金会”,用于资助学校的扩建,马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A.双方法律行为

B.单方法律行为

C.有偿法律行为

D.身份法律行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法律行为类型的理解和判断。双方法律行为是指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本题中,马某与母校达成协议向学校捐款成立“教学基金会”用于资助学校扩建,该行为需要马某和母校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符合双方法律行为的特征。单方法律行为是指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无需他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本题明显是双方达成了协议,并非单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通过履行法律行为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本题中马某捐款是一种无偿的资助行为,母校无需为此支付相应代价,不属于有偿法律行为。身份法律行为是指以发生身份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其后果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变更或终止身份关系,而本题主要涉及的是财产捐赠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