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国际收支平衡
B.物价基本稳定
C.经济加速增长
D.促进充分就业
【答案】:C
【解析】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通常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促进充分就业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物价基本稳定意味着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维持物价水平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而经济增长强调的是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健康增长,是在保持经济结构合理、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实现的,并非单纯的经济加速增长。经济加速增长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衡等,不符合财政政策追求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以不属于财政政策目标的是经济加速增长。
2、“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司马相如《上林赋》
B.张衡《东京赋》
C.左思《三都赋》
D.司马相如《子虚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需判断“子虚乌有”一词的出处。“子虚乌有”这个词源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子虚赋》中,作者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展开情节。子虚和乌有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子虚”意为虚构的、不真实的事情,“乌有”表示不存在的事物,二者组合成“子虚乌有”,后来这个词就用来形容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主要描写了上林苑的壮丽景色和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等;《东京赋》是东汉张衡所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对京都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三都赋》是西晋左思的作品,包括《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记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概况。这三部作品均不是“子虚乌有”一词的出处。综上,“子虚乌有”一词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
3、在比萨斜塔上使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同时从空中落下,最终铁球先着地,这与几千年前伽利略的实验结论不同,出现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乒乓球压强较小
B.乒乓球的压力小
C.乒乓球的质量小
D.铁球所受空气阻力大
【答案】:C
【解析】此题为探究在比萨斜塔上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同时下落,铁球先着地且与伽利略实验结论不同的原因。在研究物体下落情况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物体在空气中下落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空气阻力与物体的形状、体积、速度等有关。当物体体积相同时,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有一定关系,但对下落快慢起关键影响的是物体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合力。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相对较小,当受到空气阻力时,空气阻力对其下落的影响就相对较大。乒乓球质量小,重力小,空气阻力对其下落的阻碍作用就更明显,使得它下落速度变慢;而铁球质量大,重力大,空气阻力对其下落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能更快着地。压强是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压强大小与物体下落快慢并无直接关联;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小也不能直接说明物体下落慢;铁球体积与乒乓球相同,在下落时空气阻力相对大,但因其质量大、重力大,空气阻力对其下落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铁球先着地并非因为铁球所受空气阻力大。综上,出现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乒乓球质量小。
4、发文字号的三要素不包括()。
A.发文份数
B.发文年份
C.发文顺序号
D.发文机关代字
【答案】:A
【解析】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而发文份数并非发文字号的构成要素。
5、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事力量落后,无力抗击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一次例外,即()。
A.中美战争
B.中德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英战争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统治下中国军事力量落后,在与西方列强战争中多以失败告终。在各选项涉及的战争中,中美之间在清政府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中德战争发生在一战期间,当时清政府已灭亡;中英战争即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并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而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胜利,镇南关大捷等一系列战斗挫败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军事角度中国是获胜一方,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妥协,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