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生当自强》
课题
人要自强
主备人
备课人
教材
分析
“人要自强”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它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品德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面临着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培养自强精神有助于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是对之前所学自尊、自信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与后续面对挫折、承担责任等知识点紧密相连,共同构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知识体系。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坚强、努力等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自强”这种较为抽象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理解。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理论性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事例和情境。在认知能力上,能够理解简单的文本含义,但对于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和哲学道理,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开始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这为“人要自强”的学习提供了内在动力。然而,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意志不够坚定等情况,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自我激励的能力,这也凸显了学习自强品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关于自强的故事或人物事迹,但大多是零散、碎片化的,尚未将这些经验与自身的成长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思考。而且,由于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安逸,部分学生缺乏实际面临重大困难和挫折的经历,对于自强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作用体会不够深刻,可能会导致对这一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领悟其精髓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播放吾辈自强的视频,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增强爱国情感。
道德观念:通过了解郭金城自我成长介绍,理解自强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养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思想品质。
健全人格:通过展示运动员郭金城在困境中借助自强实现逆袭,明确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明白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责任意识:通过播放吾辈自强的视频和展示习主席的讲话,明确自强不仅关系个人成长,也关系着民族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教学
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探究法、启发式教学
重点
结合郭金城事例阐释自强的内涵、作用、掌握成为自强者的途径
难点
引导学生将郭金城的自强精神内化为自身追求,理解自强对国家民族深层价值并联系实际践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
新授
播放2024巴黎残奥会视频
问题:他(她)们有值得学习的品质?
环节一:展示无臂飞鱼郭金城的事例
学生思考:自强的内涵是什么?
环节二:展示郭金城面对困难的事例
学生思考:自强的作用是什么?(从对个人的角度回答)
展示吾辈当自强的视频
学生思考:自强对国家的作用?
环节三:
习语润心,提高习主席关于自强的谈话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看事例并进行总结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学生制定个人自强计划
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引入新课
学生分析材料,提高分析能力,概括知识点自强的内涵
观看视频并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学生响应号召,发扬自强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
学生自己总结今日所学
提升学生概括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作业
设计
基础性作业
学生制作一份知识点框架
完成测试习题
创意项目式作业
编写自强剧本并表演: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以自强为主题,剧情围绕主人公在学习、生活或其他方面遇到的挑战展开,展现他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克服困难,实现自强。剧本角色不少于3个,编写完成后,与家人、朋友或同学一起进行表演,并拍摄表演过程。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