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议题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75.1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8.79千字
文档摘要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题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主备人备课人

本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做中华人文

精神的弘扬者》。本课侧重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生活和实践中如何传承和弘扬

中华人文精神,是对第一框《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的升华。本课主要包含两个

教材

观点:第一,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

分析

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第二,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

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做新时代好少年。

从学生知识储备角度,经过第一框的学习,对中华人文精神已有较好的理解。

但从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角度,七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

学情

容易受到繁杂网络文化的冲击,有时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很难真正在生活和实践

分析

中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因此本课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与实践,引导学生真

正学会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1.政治认同:通入深入挖掘“六尺巷”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中华人文精神,体

会中华人文精神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力量,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通过深入分析“六尺巷”中主人公的做法、领会其身上蕴含的和

核心谐、礼让、宽容、向上向善的精神魅力,树立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素养的意识。

目标3.健全人格:通过对“六尺巷”中主人公做法的剖析,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

行的优秀品质。

4.责任意识:通过制作“我的向上向善”宣言卡,明确传承中华人文精神、争

做向上向善好少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方法

重点学会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正确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环节

一、导入活动一:看书信

猜故事

展示“六尺巷”

中张英的书信图

片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这封看书信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信出自哪个故事“六尺巷”导入新课。

吗?

“六尺巷”的故

事中蕴含着丰富

而深刻的中华人

文精神,让我们

沿着“六尺巷”

感受中华人文精

神,学做中华人

文精神的弘扬

者。

二、新活动二:和谐文

课讲授化我分享

议题和谐是中华优秀

分享并谈理解

一:穿传统文化和社会积累关于和谐的

“万物并育而不

越“六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言、故事,进

相害,道并行而不

尺巷”的重要内容。请相悖”一步加深对和谐

“四海之内皆兄

承和谐同学们分享你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