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T生物降解性能评价》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北京通标华信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出,经中国
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5年团体标
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名称为《PBAT生物降解性能评价》。
(二)项目背景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环保意识的增强,PBAT作为一
种典型的可生物降解聚酣材料,在包装、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
用日益广泛。然而,当前市场上PBAT材料及制品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生物降解率不达标、崩解时间过长、生态毒性风险等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标准,导致产品性能无法有效
评估,监管难度大,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l.技术发展需求
PBAT的生物降解过程受环境条件、材料配方等多因素影响,
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差异显著。现有检测方法分散,
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材料在实际环境中的降解行
为和生态安全性。制定统一标准可引导企业优化配方和工艺,推
动降解技术创新。
2.环保与监管需求
我国对可降解材料的环保要求逐步提高,如GB/T41010《生
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但针对PBAT的专项评价标准缺失,导致市场准入和监管缺乏科
1
学依据,亟需通过标准明确生物降解率、崩解时间、生态毒性等
核心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3.市场规范需求
部分企业存在性能虚标、夸大宣传等问题,消费者和下游应
用行业(包括食品包装、农业地膜)难以准确判断产品质量。统
一的评价标准可提升市场透明度,促进优质产品推广,营造公平
竟争的市场环境。
(三)目的意义
1.目的
(1)规范评价体系
建立涵盖生物降解率、崩解时间、生态毒性等指标的多层次
评价体系,明确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为PEAT材料及制品的质
量评价提供统一依据。
(2)保障生态安全
通过毒性试验(包括蚚蚝、鱼类、泽类急性毒性)评估材料
降解过程中对环境生物的影响,防范生态风险,确保产品在受控
堆肥、土壤、水性环境中的安全性。
(3)引导产业升级
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降解性能,促进PBAT材料在
高端领域(包括医用、食品接触制品)的应用,助力绿色包装和
循环经济发展。
2.意义
(1)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科学的指标设计和严格的试验方法,倒逼企业优化配方,
2
提高生物降解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减少“伪降解“产品流通。
(2)支撑监管执法
为监管部门提供量化的检测标准和判定规则,降低监管成本,
提高执法效率,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3)促进可持续发展
符合全球绿色制造趋势,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增强
我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国际竟争力。
(四)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名单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蓝山屯河聚酣有限公司、北京通标华
信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苏州海格电控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金
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冒爱民、孙彦平、王具君、乐志斌、夏
卫彬、陈雪荣、裴愉、朱军。
(五)主要起草过程
l.文本调研
2024年10月启动了文本的调研工作,并与2025年1月完
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2.标准立项
2025年1月向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请,
于2025年2月13日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
准立项。
3.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3月,起草组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汇总处理,确定
了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2025年4月15日,《PBAT生物降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