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ocx
文件大小:19.6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96千字
文档摘要

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文章以“泉州蟳埔村研学活动”为例,从充分预设,提供指导文本;深度互动,提升活动实效;评价反思,积累实践经验三个方面构建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模式,提高乡土地理研学的实效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乡土地理;项目式学习;研学活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2]。乡土地理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所在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乡土地理研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关于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的撰写,探索一种便于操作、可推广的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模式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协同育人。乡土地理研学在培养学生品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和研究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乡土地理研学活动存在碎片化、形式化等问题,需要整合内容设计,创新活动形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尝试构建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模式(见图1),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构建乡土地理研学活动,便于教师常态化运作。

(一)充分预设,提供指导文本

对活动流程和环节进行预设是研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采取项目式研学的模式可以使研学的步骤更清晰,具体实施的过程更加规范,实践活动有的放矢。教师在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开展前应该以课标为依据,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从“五育”并举、协同育人出发,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编撰活动的指导文本(见图2),以确保整个研学活动稳步推进。

在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实施之前,为使参加活动的学生了解研学的背景,教师应该在调研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对活动的开展做好规划。给学生提供的指导文本中,教师应该拟定研学活动的流程,告知学生研学活动的方案和具体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这种目标导向的项目式研学活动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度,使他们在研学过程中更加用心地探索和思考。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是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开展的,教师必须提前告知学生谨记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教师应该准备好预案,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二)深度互动,提升活动实效

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具体实施需要有明晰的方案。在明确研学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应设计具体的研学路线,分解研学任务,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制订具体的研学活动目标。在研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此外,研学任务的设计是研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将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问题化、结构化、链条化,起点是发现问题,过程是解决问题,终点是达成研学目标。通过项目式研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按照流程共同研讨问题,进行现场深度互动,收集信息与证据,从而提高研学活动的实效。

(三)评价反思,积累实践经验

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要重视评价反思环节。学生需提交研学手册,在汇报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同时,学生与教师对研学成果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研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对研学活动进行复盘,形成总结报告,积累活动中的经验,对研学成果进行凝练。教师反思的目的,一是审视研学活动的效果,二是为后续的研学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二、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的实践案例

本次研学活动选择泉州市蟳埔村作为研学地点,以“蟳埔一日研,海丝忆千年——体验一日‘正港’蟳埔人的生活”为主题开展乡土地理项目式研学活动实践。

(一)研学前期准备与指导文本

1.背景概述

蟳埔村有千年的历史,渔村遗存的特色文化彰显着曾经的辉煌。其中,簪花围被众人所喜爱,不少游客因为“今世簪花,来世漂亮”这一句话特地来泉州体验蟳埔簪花围。虽然簪花围爆火,但蟳埔村乃至泉州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通过项目式研学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寻常蟳埔人的日常生活,更好地了解泉州,体验海丝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活动流程

先将学生体验寻常蟳埔人“衣食住行”的活动设计成项目化的乡土研学活动,主要包括“衣”——体验原生态的簪花围与服饰,“食”——品尝地道渔家饭,“住”——品读风格独特的蚵壳厝,“行”——踏足沿海滩涂采海蛎。接着,学生边研边学并填写研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