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西昌学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文件大小:38.0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5.2千字
文档摘要

考生姓名:准考证

考生姓名:准考证编号: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年西昌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

A.和谐人际关系

B.保持协调情绪

C.自我实现

D.保持人格完整

【答案】:D

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

A.至退役后一年

B.一年

C.至退役后两年

D.两年

【答案】:C

3.每笔国家助学贷款从贷款人使用之日起,需在几年内还清该笔贷款本息?()。

A.6年

B.8年

C.5年

D.7年

【答案】:D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

A.研究生教学

B.实践教学

C.本科教育

D.思想政治工作

【答案】:C

5.“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属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内容中的哪一条准则?()

A.强健体魄,热爱生活

B.明礼修身,团结友爱

C.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D.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答案】:A

6.更加强调通识性学习,并以高深学问学习为载体的高等学校课程类型是()。

A.专业基础课程

B.研究生课程

C.本科课程

D.学科基础课程

【答案】:C

7.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是()。

A.条件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经验性知识

D.本体性知识

【答案】:B

8.班级授课制是针对古代个别教学而提出的,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D.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答案】:A

9.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和保障。

A.学科课程

B.学科团队

C.学科方向

D.学科基地

【答案】:D

10.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

B.职业生存

C.教学设计

D.学生发展

【答案】:B

11.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

A.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

B.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

C.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D.文化观念趋向多元化

【答案】:B

12.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与“增强学生参与的教学原则”要求相悖的是()。

A.教师把“讲清、讲深、讲透”作为自己的最高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学生始终扮演着“静听者”的角色

B.教师经常有效引导学生疑问、质问和反问

C.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压缩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研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

D.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互活动,增加学生的话语机会

【答案】:A

13.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B.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C.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D.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答案】:D

14.目前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环节是()。

A.创新创业

B.课堂教学

C.素质拓展

D.社会实践

【答案】:B

1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在交往风格、认知、情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是由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特征所决定的。

A.多样性

B.差异性

C.迫切性

D.单纯性

【答案】:B

16.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C.矩阵式组织结构

D.职能制组织结构

【答案】:C

17.实践中民办学校通常登记为()。

A.民办非企业法人

B.企业法人

C.民办企业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答案】:A

18.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思想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论语》

【答案】:D

19.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也被称之为()。

A.抽象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辐射思维

D.直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