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引进考试真题.docx
文件大小:37.81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95千字
文档摘要

考生姓名:准考证

考生姓名:准考证编号: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引进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A.讲座报告

B.课堂教学

C.研究生团学组织和班级组织

D.导师引导

【答案】:B

2.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规定,初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经过规定入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A.8-9年

B.4-5年

C.6-7年

D.1-3年

【答案】:D

3.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实施的方式不同

B.调整的教育社会关系相同

C.制定的主体不同

D.稳定性不同

【答案】:B

4.受处分学生有突出表现或者突出贡献的,可以()

A.德育加分

B.受到表扬

C.提前解除处分

D.参评奖助学金

【答案】:C

5.学生党支部较多的院(系)党委,可设立(),统筹协调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直接指导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A.党小组

B.党组织

C.学生党总支

D.党委会

【答案】:C

6.大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学习活动是()。

A.知识感知

B.知识理解

C.知识巩固

D.知识应用

【答案】:B

7.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

A.校长治校和教授治学的关系

B.行政与学术的关系

C.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

D.教授治学与同行评议的关系

【答案】:B

8.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完善的过程这体现了办学特色的()

A.累积性

B.辐射性

C.独特性

D.全局性

【答案】:A

9.某高校教师非常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各个学生身上的特长,做到因势利导。这说明该教师在公正原则上做到()。

A.秉公办事

B.赏罚分明

C.因材施教

D.坚持真理

【答案】:C

10.根据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中的权力结构,第三方评价主要采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

A.市场权力

B.自治权力

C.行政权力

D.立法权力

【答案】:A

11.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

A.教育评估

B.他人期望

C.个体认知

D.传统习惯

【答案】:D

12.下列有关大学生摆脱自卑心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合理评价

B.自我激励

C.孤芳自赏

D.悦纳自己

【答案】:C

13.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

A.社会舆论决定的

B.传统习俗决定的

C.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D.法律法规决定的

【答案】:C

14.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开始由二元转向多元,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自治期阶段

B.墨守成规期阶段

C.尽责期阶段

D.自我保护期阶段

【答案】:D

15.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分类来看,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推动模式范畴的是()。

A.校本培训模式

B.自我实现模式

C.教学反思模式

D.个人主导模式

【答案】:A

16.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A.心智技能

B.程序知识

C.元认知

D.特殊技能

【答案】:A

17.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即()。

A.概括

B.比较

C.分类

D.分析

【答案】:C

18.哪一项不属于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作为违法主体的行为?

A.违反规定擅自成立培训机构

B.违反国家有关财政法规

C.违反职业培训合同

D.违反职业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答案】:B

19.法治的前提条件是()。

A.权力制约

B.良法

C.依法办事

D.司法公正

【答案】:B

20.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与其他职业道德行为相比有着更强烈的()。

A.周期性

B.继承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答案】:C

21.在个体品德形成中,针对“好心办坏事”的学生,训练的重点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