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7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5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30分)

某社区开展了一项“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区服务活动,旨在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下是该活动的一部分案例,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案例:

张大爷,72岁,独居,退休前是某国企的工程师。近年来,张大爷感到孤独、焦虑,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

1.分析张大爷的心理问题可能的原因。

答案:

(1)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社交圈子缩小,导致孤独感增强。

(2)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3)对生活失去兴趣,可能存在抑郁症倾向。

2.针对张大爷的心理问题,如何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答案:

(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张大爷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组织社区活动,扩大张大爷的社交圈子,缓解孤独感。

(3)引导张大爷参加兴趣小组,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4)与张大爷的子女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共同关心张大爷的生活。

3.如何评估张大爷的心理干预效果?

答案:

(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张大爷的心理状况变化。

(2)观察张大爷在社交、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心理干预效果。

(3)结合张大爷的生理指标(如睡眠、食欲等),评估心理干预效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A.情绪稳定

B.思维清晰

C.社交能力差

D.自我认知清晰

答案:C

2.以下哪项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C.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D.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答案:A

3.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A.认知行为疗法

B.人本主义疗法

C.家庭治疗

D.以上都是

答案:D

4.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障碍?

A.抑郁症

B.焦虑症

C.精神分裂症

D.睡眠障碍

答案:D

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A.课堂教学

B.社区活动

C.家庭教育

D.以上都是

答案:D

6.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B.心理调适技巧

C.生理健康教育

D.心理危机干预

答案:C

7.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A.预防为主

B.整合资源

C.尊重个体差异

D.以上都是

答案:D

8.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讲座

B.案例分析

C.小组讨论

D.生理健康教育

答案:D

9.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以上都是

答案:D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B.心理调适技巧

C.生理健康教育

D.心理危机干预

答案:C

三、论述题(40分)

1.论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论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答案:

(1)尊重原则:尊重求助者的个性、价值观和隐私。

(2)真诚原则:咨询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求助者。

(3)中立原则:咨询师应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4)保密原则:保护求助者的隐私,不泄露求助者的信息。

(5)信任原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增强求助者的信任感。

四、案例分析题(30分)

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到一名大四学生的求助,该学生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感到焦虑、失眠,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下是该学生的情况描述,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案例:

小李,男,22岁,大四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小李感到焦虑、失眠,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他曾在网上搜索过就业信息,但发现竞争激烈,自己缺乏相关经验,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咨询过程中,小李表示自己很害怕面对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1.分析小李的心理问题可能的原因。

答案:

(1)毕业临近,面临就业压力,导致焦虑情绪。

(2)缺乏就业经验,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产生自卑心理。

(3)对未来缺乏信心,对生活失去兴趣。

2.针对小李的心理问题,如何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答案:

(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焦虑情绪。

(2)指导小李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3)组织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小李的就业竞争力。

(4)鼓励小李参加实习、兼职等活动,积累工作经验。

3.如何评估小李的心理干预效果?

答案:

(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李的心理状况变化。

(2)观察小李在就业、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