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电气装备所属单位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下列诗句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的是(??)。
??A: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B: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C: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D: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前三句通过描写江上月夜宁静以及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了环境的幽静,第四句通过“跳鱼拨刺鸣”声响,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反衬静谧之境,诗句采取了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排除。
B项,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诗人表达自己远离京师,对京师的思念之情,不说走不了,而说“青山似欲留人住”,用山欲留人来表达不得回乡的痛楚,将重重阻碍的羁绊,说成挽留,表面写景物,实则是借景抒情的手法,排除。
C项,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折射着诗人当时淡泊无为的情趣。后两句议论抒情,鲜艳的花瓣纵被吹落,飘洒于春水上,却一无所玷,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诗人寓悲壮于闲淡,融理趣于景物,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当选。
D项,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前两句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以江上美景反衬了欢聚的可恋和别离的难承,后两句表达了友人早已远去,暮色苍茫风雨凄迷的孤寂之情,诗人通过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风雨凄迷景色正衬离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北陂杏花》、《漫成一绝》、《登崖州城作》、《谢亭送别》
2、洪堡德在《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征》中指出:“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字排在哪儿要你斟酌,要你从各个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
这段话意在强调:
??A:在汉语的表达中,联想的作用尤为重要
??B:在汉语的表达中,语序的作用尤为重要
??C:在汉语的表达中,要考虑遣词造句
??D:在汉语的表达中,要考虑语境关系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引用洪堡德的话,并且他的话是由因果关系表示的观点句。文段的主旨句在“因此”之后对应的结论。主旨句为“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
对比选项。A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B项:属于结论之前的内容,偏离重点。C项:非重点。D项:属于无中生有。
3、如果要顺利地解读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过去认为必须预先掌握这种文字和其他已知古文字的对译文献,以及知道这种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以便找出相关的现代语言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参照。人们很难设想有哪一种文字在被错认了所属民族和地域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解读。然而有趣的是,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这种文字最初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但是竟然取得了成功。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被“误解”出来的西夏文字
??B:女真文字与西夏文字的渊源
??C:解读古文字的钥匙
??D:西夏文字的历史与分布地域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选择
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过去要解读一种文字需要清楚了解地域,找出参考体系等,否则是不能进行正确解读的。再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导文段主旨句,即“西夏文字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取得了成功”,主要说的是西夏文字的解读。
对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B项“渊源”表意宽泛。体现不出误读取得了成功,且文段主体为西夏文字。C项主体不清,偏离重点。D项转折前的非重点表述,排除。
故本题选A。
?
4、3D打印(3DP)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的技术,也称为增材技术。
关于3D打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技术的思想起源于英国
??B:该技术尚不能打印建筑、骨骼等庞大和特殊物品
??C: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可为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
??D:打印的过程通常是进行预先切片,然后进行三维设计再打印成品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3D打印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3D打印技术的核心制造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A项错误。
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