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83.8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32千字
文档摘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时目标

1.会认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

一、走近诗人

1.学生小组讨论:从题目入手,猜猜诗的内容。

预设:这首诗写了作者听说朝廷收复了河南河北之后的情况。

2.教师出示资料,简介作者及本诗的历史背景。

3.导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作者在听闻叛乱被平定的消息,知道自己可以还

乡的时候写下的一首诗。这样的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

习。

二、走进古诗

1.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相机正音,并提示多音字“裳”在诗中

读“cháng”。

(2)学生自学“蓟、涕、襄”等生字,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相机点拨易错处。

(3)指导学生书写“涕、巫”两个字。

(4)指名朗读古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粗知诗意。

(1)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诗的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后,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喜极而泣、一扫愁云、唱

歌喝酒、收拾行装……)

三、体会情感

1.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思考:想到自己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家乡了,诗

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诗人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喜欲狂”)

2.生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巡

视指导。

3.全班交流体会。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从“涕泪满衣裳”中能感受到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后特别激动。

(2)“漫卷诗书”表示诗人把书随便卷起来就放在一边了,从这样的动作中能看出

诗人的开心、激动。

(3)从“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看出诗人的狂喜,大白天就开始唱歌、喝酒,喜形

于色。

追问:“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诗人已经“还乡”了吗?这句话表达了他

怎样的心情?

预设:诗人还没有还乡,这句诗是说正好和春天作伴一起返乡,表达了作者愉快、

轻松的心情。

4.出示地图,标出作者当时所在的位置和他故乡的所在地,以及巴峡、巫峡、襄阳、

洛阳的大致位置,让学生说一说: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什么?(诗人返回家乡的路线)

追问:这两句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预设:这两句诗给人的感觉是诗人很快就能到家了,表明诗人的心情十分兴奋、迫

切。

点拨:结合地图标识,可以知道这些地方相距不近,但“即从”“便下”等词让人

感觉很迅疾,仿佛距离并不远,从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与急切。

5.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次齐读古诗,尝试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