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件大小:3.69 MB
总页数:13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6.8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大约近三分之二。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审题干,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B项属于肯否矛盾,句子中出现两个否定词“否认”“不需要”,再加上反问句,构成三重否定,属于否定,意思是“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与句意不符,应改为“但谁又能否认现在需要学习雷锋呢”。C项后半句“作品好坏”和前文“能激发”表达矛盾,属于一面对两面,应改为“能否激发……”。D项“大约”和“近”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故本题选A。

?

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此书规模之______,结构之严谨,材料之丰富,考证之______,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______,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宏大精准周全

??B:恢宏精确周密

??C:庞大精到周详

??D:宏伟精妙周严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第一空,填入的词是用来形容“书的规模”,A项“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不符合要求,故排除。

第二空,填入的词语用来修饰“考证”,D项“精妙”指精致巧妙,多形容工艺品等,不符合要求,故排除。

第三空,填入的词语用来修饰“剖析”,剖析即分析的意思,C项“周详”是周到而详细,指很精密的计划,没有任何漏洞。不用以修饰“剖析”,故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讲解》

?

3、文化是一条持续不断且永不停顿的河流,文学艺术必须从传统基石出发,因为人类对文艺的认知与接受,需要心理和情感的________。如果简单地、________地理解艺术创新,误以为创新就是________,从零开始,没有继承和守成,文艺创作就会陷入误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淀囫囵吞枣重整旗鼓

??B:积淀生吞活剥另起炉灶

??C:积累按部就班标新立异

??D:聚集一知半解除旧布新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先看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该空要与“心理和情感”搭配。A项“沉淀”一般搭配“溶液”,排除A项。B项“积淀”指长期积累沉淀,一般指文化,艺术、知识。符合语境。C项“积累”一般与“知识”搭配,排除C项。D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搭配“力量、资金”,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照搬或者接受他人的经验、方法和知识。对应文中“简单理解艺术创新”。符合语境。“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对应文中“从零开始,没有继承和守成”,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

【解析拓展】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加以分析地笼统接受。按部就班:按步骤办事,也比喻缺乏创新。一知半解:指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深不透。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整合力量再干。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除旧布新:指清除旧的,建立新的。

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荫发,各种花________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________归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次第?翩然

??B:依次?悄悄

??C:相继?悄然

??D:竞相?姗姗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

分析第一空。根据“立春之后”“渐渐”“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可知,该空应体现“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这一含义。D项“竞相”指争相,侧重互相争着做,“立春之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可知时间刚到早春,花不可能开得非常茂盛,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分析第二空。A项“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更能体现出燕子飞翔时轻盈敏捷的样子,符合语境。B项“悄悄”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也指行动不让人知道。C项“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次第:挨个:依次。

?

5、①近20年来,仿荷叶的人造超疏水表面不断涌现

②水滴在荷叶上形成一个球形,而不是铺展开来,像这样的表面,被称为“超疏水表面”

③这便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