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中国电建海外审计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件大小:3.02 MB
总页数:1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6.62万字
文档摘要

2025中国电建海外审计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大连人直面历史,表现出了应有的________,采取了极为________的做法,他们没有“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完好的保存了那些欧式建筑、广场和绿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度睿智

??B:理智开明

??C:魄力大胆

??D:胸襟另类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没有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保存了欧式建筑”可知,该空应体现大连人的“包容心态”。B项“开明”指思想开通通达,不顽固保守,符合语境。A项“睿智”指英明有远见;C项“大胆”强调有勇气;D项“另类”侧重与众不同。三者均体现不出“包容”的意思,排除A项、C项和D项。

验证第一空。“理智”指用理性和知识去思考,不凭感情用事,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

2、下列哪个选项标点符号用错了?()

??A:(一)事由;(二)心理;(三)伦理。

??B:2020-07-25250~300公斤北京—上海高速铁路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朝如青丝暮成雪”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D:这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欺骗消者???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表达。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

故本题选D。

3、该书以其________的历史故事,________的评点分析,________的纵深思考,________的外交华章,充满着思想的力量,智慧的光芒,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启迪良多。

填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娓娓道来,古为今用,鞭辟入里,有声有色

??B:有声有色,娓娓道来,鞭辟入里,古为今用

??C:娓娓道来,鞭辟入里,有声有色,古为今用

??D:娓娓道来,鞭辟入里,古为今用,有声有色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搭配“历史故事”,形容生动的讲述历史故事。A、C、D三项“娓娓道来”指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与文意相符,保留;B项“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与讲述故事无关,排除。

第二空,搭配“评点分析”,体现评点分析的有深度、透彻明白。C、D两项“鞭辟入里”形容说明问题透彻,切中要害,符合文意,保留;A项“古为今用”意思是吸收古代的优点,摒弃缺点,以使现代更进步,与评论分析无关,排除。

第三空,搭配“纵深思考”,体现思考的深度。D项“古为今用”吸收古代的优点,使现代更进步,对应“纵深”,符合文意,当选;C项“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与思考无关,排除。

第四空代入验证,“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搭配体现对外交往的能力,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4、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虚拟筛选的方法,找到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他们在计算机模拟的模型中,研究了大约1000万种分子化合物的特性,以鉴别出能够阻止某些BET的蛋白传递信号的物质。研究人员对60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进行了XD14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XD14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癌细胞的分裂。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考虑能否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作为抗癌药物。

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一种虚拟筛选的方法

??B:一种新的活性物质

??C: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D:一个实验的结果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篇引出话题“新的活性物质”,随后介绍研究人员如何找到“新的活性物质”,而后介绍“新的活性物质”能遏制癌细胞的分裂,最后描述了“新的活性物质”的前景,即研究人员正在考虑能否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作为抗癌药物。故文段围绕的话题是“新的活性物质”,对应B项。

A项,强调“方法”,而文段强调“新的活性物质”,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C项,尾句仅提到研究人员在考虑“新的活性物质”能否作为抗癌药物,并没有指明“新的活性物质”就是“新的抗癌药物”,故无中生有,排除。

D项,“实验的结果”只是“新的活性物质”作用的一种体现,表述片面,且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

新华网:《新活性物质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

5、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捕捉灵感,将语言文字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才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秦月,江山风光和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诗??知音??意象

??B:自然??灵感??文化

??C:生活??感情??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