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
求
编制说明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求》小组
二〇二五年四月
目录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3
三、主要试验和情况分析22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22
五、预期达到的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
况22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22
七、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22
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22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23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23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23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求》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随着建筑节能与智能化需求不断提升,暖通空调系统工程面临设计
标准分散、施工管理粗放、能效与舒适性难以协同优化等突出问题。当
前设计中,冷热负荷计算偏差、管网水力失衡、设备选型与建筑功能适
配性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系统运行能耗偏高;施工环节中,保温
工艺不规范、减震降噪措施缺失、智能化设备调试标准模糊等隐患,直
接影响系统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本要求聚焦“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
管理,系统规定负荷动态模拟方法、多能耦合系统集成规范、施工工艺
可视化交底等关键技术准则,旨在构建标准化、精细化的技术框架,解
决传统标准对新型低碳技术、智慧运维模式覆盖不足的痛点,推动暖通
空调工程从单一功能实现向高效、智能、可持续方向转型。
暖通空调工程标准化建设是建筑领域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
现有标准体系对可再生能源集成、柔性负荷调控、数字孪生运维等新兴
技术缺乏系统性指引,难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等新型业态的
发展需求。同时,施工环节中隐蔽工程验收标准模糊、跨专业协同管理
机制缺失等问题,易引发工程质量纠纷与运维隐患。本要求通过整合被
动式节能设计原则、装配式施工工艺标准及智能诊断平台接口规范,不
仅能够提升工程品质与能效水平,还将促进设计创新、材料升级与智能
管控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培育复合型技术团队、构建全生命周期能
效管理体系提供支撑,助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智能化升级。
(二)编制过程
1
——
为使本标准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信
息化管理作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科学、谨慎
的态度,在对我国现有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相关管理服务体系
文件、模式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充分验证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和修
改,最终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起草期间主要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及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对国内外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
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建筑暖通空调工程
设计及施工市场标准化管理中现存问题,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
为标准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需要具
备的特殊条件,明确了技术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草指明了方向。
2、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国市场行情,经过数次修订,形成了《建筑暖
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求》标准草案。
3、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
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多方面提升
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起草组形成了《建
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