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
易混易错梳理
一、胚芽鞘实验的相关结论
(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而发生生长及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2)感受光照的部位在尖端,而且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端。
3
()生长素产生的多少与尖端是否感受光照无关。
二、用“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
1
()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若能则生长;②若不能则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
弯曲生长。
三、生长素作用曲线的两点提醒
1
()横轴上方均为促进效果,下方才表现为抑制效果。
(2)生长素作用效果相同,但生长素浓度不一定相同。
四、生长素的运输
(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茎尖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有单侧光或重力刺激时。尖端均
匀光照或黑暗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2
()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
物会水平生长。
3
()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等则会阻断生长素的
运输。
五、无法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准确应用于实践
1、两重性的含义: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生长(伸长)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细胞生长。能
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能防止藩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跟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典型的现象
植物向光性: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向光一侧少。由于对于植株
的茎来说,背光侧的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能促进生长,所以背光的一侧生长快光一
侧生长慢而引起向光弯曲。只体现了促进生长茎的背地性: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
1
(近地侧)比上部(远地侧)的分布多。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
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只体现了促进生长。
根的向地性: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其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浓度过
高抑制根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出向地性。同时体现了促进和
抑制生长,即两重性。
顶端优势: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
浓度高,抑制生长。同时体现了促进和抑制生长,即两重性。
除草剂: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单子叶
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只体现了抑制生长。
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注意事项
①插条的选择及处理:
a.插条选择: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以1年生枝条为最好(形成层细胞
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插条部位以枝条中部剪取的插条为最好,基部较差。
b.扦插枝条的处理:枝条的形态学上端削成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大吸
34
水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②控制无关变量,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
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③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设置对照组,蒸馏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
24Dα-
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或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④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⑤在进行此实验研究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
条件,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
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⑥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实验数据,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横坐标,根的数目为
纵坐标,绘制曲线图,确定最适浓度范围。
七、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植物一定部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