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河区某住宅小区内,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区域存在较大的地下水位影响,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特制定本降水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
1.将地下水位降至施工面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降水过程中,确保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结构:主要为第四纪沉积层,土层厚度约5-10米,主要为粉质粘土、砂质粘土。
2.地下水:地下水位较高,埋深约2-5米,水质较好,为承压水。
3.地震烈度: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
四、降水方案设计
1.降水方法:采用管井降水法,通过设置管井,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位。
2.管井布置:
(1)管井直径:根据地质条件和降水需求,管井直径设计为500mm。
(2)管井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区域面积,管井间距设计为20米。
(3)管井深度: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和施工要求,管井深度设计为10-15米。
(4)管井数量:根据施工区域面积和地下水位分布,管井数量设计为30口。
3.降水设备:
(1)水泵:选用扬程大于30米的潜水泵,确保能够将地下水抽出。
(2)排水管道:采用PVC排水管道,直径为200mm,连接管井和集水井。
(3)集水井:设置集水井,用于收集管井抽出的地下水,集水井容量为100立方米。
4.降水流程:
(1)管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井施工,确保管井垂直度和深度。
(2)管井连接:将管井与排水管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水泵安装:将水泵安装在集水井内,确保水泵能够正常运行。
(4)降水运行:启动水泵,开始降水作业,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和地下水位变化。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
1.施工队伍:成立专业的降水施工队伍,负责管井施工、设备安装和降水运行。
2.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六、监测与调整
1.监测内容: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管井运行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
2.监测方法:采用水位计、流量计等设备进行监测。
3.调整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对管井布置、水泵运行等进行调整,确保降水效果。
七、环境保护
1.减少施工噪音:采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防止扬尘:采用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
3.处理废水:对集水井内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八、工程效益
1.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2.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3.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九、结论
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法,通过合理的管井布置、设备选择和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严格的监测和调整,确保降水效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方案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第2篇
一、工程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益广泛,各类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地铁等工程对地下水位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管井降水工程作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位控制方法,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方案针对某建筑工程水管井降水工程进行详细设计,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建筑工程水管井降水工程
2.工程地点:某市某区某街道
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车库约2万平方米
4.地下水位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约为2.5米,含水层厚度约为3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5.设计降水深度: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面以下1.5米
三、工程目标
1.通过水管井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面以下1.5米,确保基础施工顺利进行。
2.降水过程中,确保周边环境稳定,避免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造成影响。
3.降水工程完成后,及时回灌,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四、工程方案
1.降水井布置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需求,本次工程共布置降水井10眼,井间距约为20米,井深约为10米。降水井布置示意图如下:
```
+-----------------+
|井1|
+-----------------+
|井2|
+-----------------+
|井3|
+-----------------+
|井4|
+-----------------+
|井5|
+-----------------+
|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