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截面支护方案及计算过程案例综述
目录
TOC\o1-3\h\u13227排桩截面支护方案及计算过程案例综述 1
42831.1深度12m基坑支护方案及内力计算 1
168351.2深度12m冠梁及腰梁设计 8
245021.3深度12m基坑桩截面设计 9
55461.4深度8m基坑支护方案及内力计算 10
70651.5深度8m基坑冠梁及腰梁设计 16
196731.6深度8m桩截面设计 17
1.1深度12m基坑支护方案及内力计算
基坑挖深为12m,规范中对于支撑式排桩桩径L宜符合L≥400mm的要求,桩间距不应大于桩的直径的两倍。根据要求设桩的桩径为0.6m,设桩间距1.2m。规范明确支护桩顶部应设置混凝土冠梁,其宽度b不宜比桩径小,高度h宜大于等于桩径的0.6倍,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应大于等于35mm,所以冠梁宽度取1.0m、高度0.8m,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40mm。
1.1.1嵌固深度计算
按照规范要求,
满足各单项的嵌固深度估算:
构造要求所需长度:
嵌固深度=嵌固深度系数×基坑深度=0.20×12.00=2.40m
得到ld=2.40m。
满足抗倾覆要求所需长度:
计算嵌固深度ld的值时如是单支点结构,其相应的公式如下:
(4-7)
Kt=1.214=1.200,满足规范要求。
得到ld=6.50m。
满足整体滑动稳定性要求所需长度:
计算嵌固深度采用常用方法“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
O(-1.776,11.889),R=21.57m;
其计算出结果的安全系数Ks=1.626≥1.30
嵌固深度经过计算得到ld=6.55m。
得到ld=6.55m。
嵌固深度满足坑底抗隆起要求:
(4-8)
(4-9)
(4-10)
支护底部,验算抗隆起:
Ks=1.630≥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
得到ld=2.200m。
满足最下道支点圆弧抗隆起要求所需长度:
(4-11)
Ks=1.908≥1.900,计算结果证明此时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已经满足要求。
得到ld=7.50m。
经过计算和验算,得出结果ld计算值=7.50m时满足要求。
验算各单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计算值ld=7.50m。
嵌固深度构造要求:
嵌固深度满足构造要求。
满足整体滑动稳定性要求:
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
O(-2.792,11.812),R=22.568m;
对应的安全系数Ks=1.484≥1.300
满足坑底抗隆起要求:
支护底部,验算抗隆起:
Ks=11.005≥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
满足最下道支点圆弧抗隆起要求:
Ks=1.908≥1.900,坑底的抗隆起稳定性在此时已经得到满足。
嵌固深度ld采用计算值7.50m时,各项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嵌固深度取值10.0m>7.5m,满足要求。即嵌固深度10m,桩长22m。
表4-16排桩支护基本信息
内力计算方法
增量法
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基坑深度h(m)
12.00
嵌固深度(m)
10.00
桩顶标高(m)
0.00
桩材料类型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桩截面类型
圆形
└桩直径(m)
0.60
桩间距(m)
1.20
有无冠梁
有
├冠梁宽度(m)
1.00
├冠梁高度(m)
0.80
防水帷幕
有
帷幕高度
17.00
帷幕宽度
1.00
放坡级数
0
超载个数
1
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
0
根据对比选择,内支撑选择型钢钢管支撑,选择D×t=φ609×16,Q235热轧型钢内支撑。具体参数为:4m的支撑间距,距离坑顶4m处设置第一层支撑,向下每隔4m设置一层支撑。对撑的长度为8m,设置4道立柱,第一道支撑材料抗力758.214KN/m,第二道支撑材料抗力432KN/m。排桩支护计算简图如下:
图4-2排桩计算简图
1.1.2工况信息
表4-17工况信息
序号
类型
深度(m)
道号
1
开挖
1.50
2
加撑
1.内撑
3
开挖
8.50
4
加撑
2.内撑
5
开挖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