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隧道)模拟试卷21
一、综合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
某公路隧道穿越两条断层地带,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地下水不发育。试根据上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目的。
标准答案:A,B,C,D
知识点解析:选项ABCD均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2、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中宜采用的物探法有()。
标准答案:B,C,D
知识点解析:该隧道地下水贫乏,高分辨直流电法和红外探测法主要用于探水,此处不适合用于超前地质预报。
3、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可选取的天线频率为()。
标准答案:C,D
知识点解析:地质雷达是一种多用途设备,其工作天线的频率应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以及探测距离进行选择。天线频率越高,探测分辨率越高,有效探距越短;反之天线频率越低,则分辨率越低,探距越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隧道中一般选择小于100MHz天线。900MHz天线和400MHz天线检测距离均在10m以内,不适合超前地质预报。
4、若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数据解释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A,C
知识点解析: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较高,曲线比较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好,含水率低;视电阻率较低,曲线不规则,表明围岩完整性较差,含水率高。
5、关于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B,D
知识点解析:地震波反射法采用小药量爆破激发地震波,药量大小根据直达波信号强弱进行调整。炮点激发按序进行,一次激发一个炮点。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
6、通过小药量爆破,根据所产生的信号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同岩层中传播、反射的情况,预报前方地质情况的方法属于()。
A、弹性波反射法
B、电磁波反射法
C、瞬变电磁法
D、红外探测法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弹性波反射法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声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所产生的反射波特性预报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的一种物探方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水平声波剖面法、负视速度法和极小偏移距高频反射连续剖面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地震波反射法。
7、采用超前钻探法对岩溶发育区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时,每循环宜钻()个孔。
A、1~2
B、2~3
C、3~5
D、4~6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对隧道前方地质体进行预报时,断层、节理密集带或其他破碎富水地层每循环可只钻一孔;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宜钻3~5个孔,揭示岩溶时,应适当增加,以满足安全施工和溶洞处理所需资料为原则。
8、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在一般地段预报距离宜控制在()以内。
A、30m
B、40m
C、50m
D、60m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地质雷达法为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法,在一般地段预报距离宜控制在30m以内,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宜在5m以上。
9、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测法有效预报距离宜在()以内。
A、30m
B、50m
C、80m
D、200m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红外探测法有效预报距离宜在30m以内,连续探测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宜在5m以上。
10、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下列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中可用于长距离预报的是()。
A、地质雷达法
B、高分辨直流电法
C、红外探测法
D、地震波反射法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超前地质预报距离在100m以上时为长距离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及100m以上的超前钻探等;预报长度在30—100m为中长距离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高分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及30~100m的超前钻探等:预报长度30m以内为短距离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红外探测及小于30m的超前钻探等。地震波反射法在软弱破碎地层或岩溶发育区,一般每次预报距离应为100m左右;在岩体完整的硬质岩地层预报距离宜为150m内;隧道位于曲线上时,应根据曲线半径大小,按上述原则合理确定预报距离。地质雷达法在一般地段预报距离宜控制在30m以内,在岩溶发育地段的有效预报长度则应根据雷达波形判定。高分辨直流电法有效预报距离不宜超过80m。红外探测法有效预报距离宜在30m以内。瞬变电磁法每次有效预报距离宜为100m左右。
11、采用TGP生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时,在反射波地质解释过程中,当纵波表现为负反射振幅时,可能出现的地质情况是()。
A、断层区
B、岩溶区
C、围岩变硬
D、围岩变软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TGP法是利用地震波反射方法测量的原理,利用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接收器,广泛收集布置在隧道单侧壁上多个地震激发点产生的地震波,及其在围岩传播时遇到不同反射界面的反射波。反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