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隧道)模拟试卷18
一、综合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
某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大面积淋水,需采用注浆堵水措施进行围岩加固。确保隧道安全掘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隧道注浆工程采用的注浆材料,应满足()等要求。
标准答案:A,C,D
知识点解析:隧道注浆工程采用的注浆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浆液应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②浆液黏度低、流动性好、渗透力强、凝结时间可按要求控制;③浆液固化体稳定性好,能满足注浆工程的使用寿命要求;④浆液应对注浆设备、管道及混凝土结构物无腐蚀性,易于清洗。因此,B选项错误。
2、注浆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标准答案:A,B,C
知识点解析:注浆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黏度、渗透能力、凝胶时间、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①黏度是表示浆液流动时,因分子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内摩擦力。一般情况下。黏度是指浆液配成时的初始黏度。黏度大小影响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确定。②渗透能力即渗透性,指浆液注入岩层的难易程度。对于悬浊液,渗透能力取决于颗粒大小;对于溶液,渗透能力则取决于黏度。③凝胶时间是指参加反应的全部成分从混合时起,直到凝胶发生,浆液不再流动为止的一段时间。其测定方法是:凝胶时间长的,用维卡仪;一般浆液,通常采用手持玻璃棒搅拌浆液,以手感觉不再流动或拉不出丝为止,从而测定凝胶时间。④渗透系数是指浆液固化后结石体透水性的高低,或表示结石体抗渗性的强弱。⑤注浆材料自身抗压强度的大小决定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大者可用以加固地层。小者则仅能堵水。在松散砂层中,浆液与介质凝结体强度对于在流沙层中修建隧道或凿井至关重要。
3、黏度是表示浆液流动时,因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内摩擦力,黏度大小影响()等参数的确定。
标准答案:A,B,C
知识点解析:黏度大小影响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确定。
4、为能使浆液注入,砂性土孔隙直径必须大于浆液颗粒直径的()以上。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渗透能力指浆液注入岩层的难易程度,根据试验,砂性土孔隙直径必须大于浆液颗粒直径的3倍以上,浆液才能注入。即:K=D/d≥3式中:K——注入系数:D——砂性土空隙直径:d——浆液颗粒直径。据此,国内标准水泥粒径为0.085mm,只能注入0.255mm的空隙或粗砂中。凡水泥不能渗入的中、细、粉砂土地层,只能用化学浆液。
5、注浆效果检查的方法有()。
标准答案:A,C,D
知识点解析:注浆效果检查的方法通常有以下3种:①分析法。分析注浆记录,查看每个孔的注浆压力、注浆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注浆过程中漏浆、跑浆情况,从而以浆液注入量估算浆液扩散半径,分析是否与设计相符。②检查孔法。用地质钻机按设计孔位和角度钻检查孔,提取岩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检查孔的吸水量(漏水量),单孔时应小于1L/(min.m),全段应小于20L/(min.m)。③物探无损检测法。用地质雷达、声波探测仪等物探仪器对注浆前后岩体声速、波速、振幅及衰减系数等进行无损探测,以判断注浆效果。注浆效果如未达到设计要求,应补充钻孔再注浆。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
6、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围岩稳定处治时,注浆孔一般呈()布置。
A、正方形
B、圆形
C、梅花形
D、不规则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超前小导管是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环向设置,向纵向前方外倾5°~12°打设的密排无缝钢管,钢管直径、间距、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小导管杆体的注浆孔孔径宜为6~8mm,间距宜为150~250mm,呈梅花形布置。
7、采用超前管棚进行围岩稳定处治时,纵向两组管棚间水平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A、1m
B、2m
C、2.5m
D、3m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超前管棚(也称超前大管棚)是在隧道开挖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顺隧道轴线方向打设多根钢管,排列成钢管棚。采用超前管棚进行围岩稳定处治时,超前管棚支护的长度和钢管外径应满足设计要求,纵向搭接长度应不少于3.0m。
8、隧道超前锚杆的充填砂浆多为早强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M7.5
B、M10
C、M15
D、M20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采用超前锚杆进行隧道围岩稳定,充填砂浆多为早强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0。
9、超前小导管施工质量检查中,孔位允许偏差为()。
A、±10mm
B、±20mm
C、±50mm
D、±100mm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超前小导管施工质量检查实测项目包括长度、孔位、钻孔深度、孔径。其中孔位允许偏差为±50mm。
10、采用超前钻孔预注浆进行围岩稳定处治时,注浆钻孔孔径一般不小于()。
A、50mm
B、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