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桥梁)模拟试卷14
一、综合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技术要求为()。
标准答案:A,B,D
知识点解析: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②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反力装置的中心、被检桩的横截面的形心重合,并保证合力方向垂直。
2、关于沉降观测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有()。
标准答案:B,C,D
知识点解析: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FS,分辨率应优于或等于0.01mm;②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装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或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③沉降测定平面离桩顶距离不宜小于200mm,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④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⑤检测设备及量测仪表应有遮挡设施,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被检桩区域应不受冲击、振动等影响: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确保在试验过程中不变形。
3、关于试验加载步骤的表述,正确的有()。
标准答案:B,C,D
知识点解析: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min、15min、30min、45min、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②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1h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③当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④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分别按第15min、30min、60min量测桩顶的回弹量,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维持时间不少于3h。桩端为砂类土时,在开始30min内每15min测读一次;桩端为黏质土时,在开始60min内每15min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残余沉降量。
4、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终止加载。
标准答案:B,C
知识点解析:对于慢速维持荷载法基桩静压试验,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终止加载:①总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本级荷载沉降量大于或等于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的5倍时,并取比终止时荷载小一级的荷载为极限荷载。故A选项错误。②总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本级荷载施加后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并取比终止时荷载小一级的荷载为极限荷载。故B选项正确。③巨粒土、砂类土、坚硬黏质土中,总下沉量小于40mm,但荷载已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与设计规定的安全系数的乘积时,并取该级荷载为极限荷载。题干中已说明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故C选项正确。④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性试验,荷载一般应施加到桩的2倍设计荷载为止,故D选项错误。
5、关于试验数据处理分析,表述正确的有()。
标准答案:A,B
知识点解析: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①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②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③当为设计提供依据时,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取其平均值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值;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独立承台的基桩,应取低值。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将桥涵地基岩土分为()。
A、5类
B、6类
C、7类
D、8类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第4.1.1条规定,公路桥涵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特殊性岩土,共计6类。
7、浅层平板荷载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倍或接近试验土层的极限荷载。
A、1.5
B、2.0
C、2.5
D、3.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浅层平板荷载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或接近试验土层的极限荷载。
8、下列选项对深层平板荷载试验施加下一级荷载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在连续24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01mm
B、在连续1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01mm
C、在连续4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D、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