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墙变形缝防水示意1、领会隧道防排水原则;2.掌握隧道内防排水的工程措施3.认识并熟悉隧道防排水工程的材料;4.熟练掌握隧道防水层的施工工艺。教学目标*一、隧道结构防排水工艺流程铁路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系指在隧道初期支护完成,且隧道净空经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的有关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一般包含基面检查处理、排水盲管(沟)安装、防水板铺设、施工缝、变形缝处理、混凝土灌注等工序。*1.1基面检查处理施工基面处理主要对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露的突出物及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1)处理基面渗漏水,采用回填注浆进行堵水,以保持基面无明显漏水。(2)对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尖头等硬物割除,按下图处理。*①对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②对有凸出的管道时,先切断,再用砂浆抹平*③对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④对初期支护表面凸凹不平处进行处理,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凸凹面满足D/L=1/6~1/8(D为两凸面间凹进深度,L为两凸面间距离*1.2排水盲管施工排水盲管一般包括环向排水盲管、纵向集水盲管、横向排水管,三者采用变径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其中纵向排水盲管在整个隧道排水系统中是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环节。1.3、防水层施工在基面处理、排水盲管设置完成后,进行防水层施工,一般包括铺设准备、缓冲层铺设、防水板固定、防水板焊接、质量检查等环节。视频演示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1*1.3.1铺设准备洞外检查、检验缓冲层材料及防水板质量,防水板宜选用高分子材料,幅宽一般为2~4m,其中客货共线隧道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客运专线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耐刺穿性、柔性、耐久性好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检查合格的防水板,用特种铅笔划焊接线及拱顶分中线,并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洞内在铺设基面标出拱顶中线,画出隧道中线第一环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1.3.2缓冲层铺设对于设计为分离式的防水板,先进行缓冲层铺设,缓冲层材料根据设计选用,一般采用射钉固定。暗钉圈固定缓冲层示意图*隧道防水板垫层布设*铺设的步骤为:①先在隧道拱部位标出纵向中线。②使缓冲层垫衬基本与洞室轴线直交,留足基面凹凸部位的富有量,由两边墙向拱部铺设。③用带热塑性圆垫圈的射钉将缓冲层平整顺直地固定在基层上,固定点间距: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0m,底部1~1.5m,呈梅花形排列,并左右上下成行固定。④缓冲层接缝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一般仅设环向接缝,当长度不够时,设轴向接缝应确保上部(靠近拱部的一张)应由下部(靠近底部的一张)缓冲层压紧,并使缓冲层与喷混凝土表面密贴。*1.3.3防水板铺设(1)技术要求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衬砌施工段长度,同时与开挖掌子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初期支护为钢纤维混凝土的,防水板铺设前应补喷一层水泥沙浆保护层,以保护防水板。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防水板采用环向铺设,从拱部向两侧边墙展铺,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一般实铺长度与弧长的比值为10:8),保证防水板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围岩。*防水层搭接焊示意图三层以上的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形式必须是T形接头。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防水板搭接焊缝示意图*(2)防水板固定①对于设计为分离式的防水板,可用热风焊枪或热合器,使其防水板融化与塑料垫圈粘结牢固。③在凸凹较大的基面上,在断面变化处增加固定点,保证其与混凝土表面密贴。*(3)防水板铺设、固定质量检查①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搭接形式和宽度满足规定要求;③悬吊固定点设置的数量合理,间距满足规定;④分段铺设的预留接头长度满足规定要求;⑤防水板的与基层固定牢固,用手将已固定好的塑料板上托或挤压,检查其与喷射砼面的密贴程度及预留量,防水板没有有绷紧和破损现象。*(4)防水板焊接①焊接时,接缝处必须擦洗干净,且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②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③开始焊接前,应用小块塑料片上试焊,以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④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⑤焊缝应无漏焊、假焊烤焦、焊穿、外露的固定点等现象,若有应予补焊,且用塑料片覆盖焊接。*国内常用焊接机*防水板焊接试验*(5)防水板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