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8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0题,每题1.0分,共90分。)
1、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A、一维稳态模式
B、完全混合模式
C、简易(快速)
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分析应当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其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
A、识别
B、分析
C、筛选
D、预测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A、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D、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是()的标准。
A、推荐型
B、强制型
C、试用型
D、标准型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旧导则为推荐导则,新导则是强制型导则。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颗粒物模式(倾斜烟羽扩散模式)适用于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粒径()的污染物。
A、≥15μm
B、>15μm
C、>10μm
D、≥10μm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某改建的中型项目,其所在功能区是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的叠加影响。
A、最小值
B、平均值
C、最大值
D、加权平均值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8、已知一个牛干皮皮革加工厂的污水COD的排放标准为300mg/L,最高允许排水量为100m3/t,则其最高允许排放负荷为()ks/t。
A、15
B、30
C、60
D、120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工业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计算:LA=C×Q×10-3,式中,LA为工业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ks/t)(产品);C为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s/L);Q为某工业最高允许排水量(m3/t)(产品)。
9、在进行公路噪声测定时,在距离公路200m的边界上,公路交通噪声可以认为是()。
A、点声源
B、面声源
C、线声源
D、无法确定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参见噪声类型分类。
10、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适用于()类空气质量功能区。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共分为3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11、单项评价进行预测时,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时,评价时注意应()环境质量现状值。
A、叠加
B、评估
C、考虑
D、监测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2、当水生生物保护对地面水环境要求较高时,应分析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时一般采用()。
A、数学模式法或专业判断法
B、类比分析法或专业判断法
C、物理模型法或类比分析法
D、物理模型法或专业判断法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3、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修改单中臭氧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变为()ms/m3。
A、0.04
B、0.08
C、0.12
D、0.16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中,臭氧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3改为0.16mg/m3;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m3改为0.20mg/m3。
14、某机场建设项目,其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km,侧向2km内的评价范围可以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
A、10
B、15
C、20
D、25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5、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应在水面下()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一个。
A、0.2
B、0.3
C、0.5
D、0.7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1个。
16、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