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织物的环保性能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4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3.08千字
文档摘要

织物的环保性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指标可以评价织物的环保性能?

A.吸湿性

B.透气性

C.水洗色牢度

D.重金属含量

E.臭氧指数

2.下列哪种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甲醛含量?

A.红外光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E.X射线荧光光谱法

3.织物的耐光色牢度测试包括哪些项目?

A.日晒色牢度

B.水洗色牢度

C.染色牢度

D.氧化牢度

E.氯漂色牢度

4.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织物的环保性能?

A.原料的选择

B.生产工艺

C.染料的使用

D.后整理工艺

E.使用过程中的保养

5.下列哪种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pH值?

A.比色法

B.电位法

C.酸碱滴定法

D.气相色谱法

E.原子吸收光谱法

6.下列哪些指标可以评价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A.静电电压

B.抗静电剂含量

C.静电衰减时间

D.静电释放量

E.静电吸附量

7.下列哪种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微生物含量?

A.显微镜观察法

B.紫外线灯照射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乳酸菌培养法

E.酵母菌培养法

8.下列哪种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异味?

A.嗅觉评价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比色法

E.电位法

9.下列哪些指标可以评价织物的抗菌性能?

A.抗菌率

B.抗菌剂含量

C.抗菌时间

D.抗菌范围

E.抗菌机理

10.下列哪种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织物的阻燃性能?

A.燃烧法

B.热重法

C.红外线照射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乳酸菌培养法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织物的环保性能测试通常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三个方面。()

2.织物的甲醛含量测试结果越低,表示其环保性能越好。()

3.织物的耐光色牢度测试中,耐日晒色牢度比耐水洗色牢度更重要。()

4.织物的pH值测试结果越接近人体皮肤pH值,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5.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中,静电电压越低,表示其抗静电性能越好。()

6.织物的微生物含量测试结果越高,表示其卫生性能越差。()

7.织物的异味测试结果越低,表示其质量越好。()

8.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中,抗菌剂含量越高,表示其抗菌效果越好。()

9.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中,燃烧速度越慢,表示其阻燃性能越好。()

10.织物的环保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完全反映其最终使用效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织物环保性能测试中,化学性能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2.解释什么是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并简要说明其测试方法。

3.在检测织物的甲醛含量时,为什么要控制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4.如何评估织物的抗菌性能?简述常见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织物环保性能测试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消费者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2.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织物的环保性能。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是评价织物环保性能的物理指标?

A.吸湿性

B.透气性

C.柔软度

D.强度

2.甲醛含量测试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A.气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X射线荧光光谱法

3.织物的耐光色牢度测试中,耐日晒色牢度的等级划分通常基于什么标准?

A.色差值

B.染色深度

C.洗涤次数

D.持久性

4.织物的pH值测试通常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室温

B.40℃

C.60℃

D.80℃

5.下列哪项不是评价织物抗静电性能的指标?

A.静电电压

B.抗静电剂含量

C.静电衰减时间

D.拉伸强度

6.织物的微生物含量测试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哪些?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以上都是

7.织物的异味测试通常通过什么方法进行?

A.嗅觉评价法

B.气相色谱法

C.比色法

D.电位法

8.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中,常用的抗菌剂类型有哪些?

A.银离子

B.氯化物

C.有机酸

D.以上都是

9.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中,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什么?

A.燃烧法

B.热重法

C.红外线照射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10.织物的环保性能测试报告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A.测试方法

B.测试结果

C.数据分析

D.以上都是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

1.A,B,D,E

解析思路:环保性能涉及材料本身和环境友好性,吸湿性、透气性、重金属含量和臭氧指数均与环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