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化;绪论;0.1文献典籍的重要性;古代巢居形象;0.2课程主要目标;;3.从古代典籍文化的角度对一些建筑的历史现象进行重新诠释,加深对建筑历史和各种建筑现象的理解和感悟,并拓宽知识面。;4.当堂解读本专业前辈学者进行文献考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分析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提高对文献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根底。;0.3课程内容;
1对相应专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
2精选局部篇章当堂解读。
3选择2-3个当代著名建筑史学者的论文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学习前辈利用文献进行研究的思路和科学方法。;0.4古代建筑相关文献总览;一古典文学典籍与古代建筑
1.文学作品〔诗词曲赋,骈散文章,小说戏剧〕对于建筑历史研究具有史料价值。
“圆渊方井,反植荷蕖〞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桁梧复叠,势合神离〞
—[东汉]何晏?景福殿赋?;;;;2.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建筑与景观的意境和美学内涵。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诗经?
“建筑意〞的感悟
场所精神;3.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中,文学是塑造空间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匾额题名:
“假设大景致,假设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红楼梦?
一座小亭的命名:
翼然-泻玉-沁芳;;;;;;4.中国古典文学与建筑在形式、创作手法和意境追求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修辞手法的运用:
排比,隐喻,用典,比照,通感
〔唐〕?菩萨蛮?:寒山一带伤心碧
(宋)宋祈?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明〕李世熊:月凉梦破鸡声白;排比: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陟〔zhì〕轵〔zh?〕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校尉李朔、赵不虞、???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封朔为陟轵侯、不虞为随成侯、戎奴为从平侯。;书籍类;;;?宋稗类钞?:蔡京赐第,有云鹤堂,高四丈九尺,人行其下,望之如蚁。宏敞过甚,老疾畏寒,幕常不能御,遂无设床处。惟扑水少低,间架亦狭,乃即扑水下作卧室。;;;;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工部?工程做法?(那么例):
全书74卷
〔1〕卷一-卷二十七:27种建筑形式,包括庑殿、歇山、楼阁、角楼、仓房、库房、垂花门、亭子等等。
〔2〕卷二十八-卷四十:斗拱〔斗科〕做法
〔3〕卷四十一-卷四十七:装修/砖/瓦/土
〔4〕卷四十八-卷七十四:功限定额;;;;?韩非子·五蠹d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五.笔记杂录类
1.游记:?徐霞客游记?
2.笔记:?博物志??酉阳杂俎??梦溪笔谈?
3.杂考
龙生九子:赑bì屃xì鸱chī吻狴bi犴àn;;;;;八.风水堪舆类
?黄帝宅经?、?相宅要说?,?大汉园陵秘葬经?、?葬书?、?青乌葬经?;;;;档案类;碑刻类;图画类;第一讲城市;“城市〞的含义;隍:无水的壕沟
池:护城河
城市的别称:
国:王侯封底;国都京城;地区;乡土
都:大城市
邑:小城市;古代城市史的研究领域;?考工记?;?考工记?;?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国制度的特点;匠人营国制度的思考;?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西都赋?:
跨秦制,览周法;曹魏邺城曹植?铜雀台赋?;?洛阳伽蓝记?:“凡此诸海,皆有石窦流于地下,西通谷水,东连阳渠,亦与翟泉相连。假设旱魃为虐,谷水注之不竭;离必旁润,阳渠泄之不盈。〞
;左思?吴都赋?:“朱阕双立,驰道如砥。树以青槐,亘以绿水。;
;隋唐长安;?长安城图?;隋唐长安;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