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堵泵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a.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配合比确定时,要考虑保证泵送顺利的坍落度,要保证混合料和易性。b.混合料拌合不均匀:混合料拌合时间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合料和易性较差,同时根据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c.设备原因:弯头过多或是软管过长,容易导致堵泵,软管的摩擦系数最大,应尽量减少软管长度,施工完毕后,钻机钻杆、泵管、软管及时冲洗干净,摆放整齐,以免影响后期施工。d.温度原因:夏季施工时,白天施工气温较高,混合料坍落度损失快。在现场施工时,加强现场组织,加快施工,施工时可在泵管上可覆盖湿麻袋。七、施工常见问题2、窜孔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地质为饱和砂土、细砂层或存在岩溶中会遇到窜孔现象,可采取隔桩、隔排跳打的方法施工。3、断桩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断桩分为浅部断桩和深处断桩,浅部断桩一般在桩顶以下0.8m~1.5m处,主要是在清理桩间土或是截桩时未注意对桩身保护造成的,在施工时加强现场管理、合理选择机械设备等方法来避免断桩出现。深处断桩为钻杆提升速度过快,孔壁发生坍塌,泵料不及时,造成夹层,因此,在钻杆提升时,拔管速率按试桩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施工日志桩位测量放线图各种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料检验及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书现场调查表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CFG桩施工原始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及事故处理记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报告竣工平面图八、施工完成后提交的竣工资料*地质复核岩土试样标签现场取土样钻泥在钻孔过程中必须随时清除,应当注意:①除50小型挖掘机外,任何机械设备不得进入CFG桩钻孔灌注场地②挖土时不得扰动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间原土③不得挖动已经灌注的CFG桩,使桩头破坏。CFG桩埋在地面以下,无需专门养护,桩灌注完成后强度达到80%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养护期间必须保护钻孔灌注现场,任何机械不得进入钻孔灌注区。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CFG桩长螺旋钻孔属于排土成桩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随着长螺旋钻杆的钻进,排出的土体在孔口堆积,单桩排出的土量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加。灌注成桩后这部分堆积弃土中还有一定的混合料与上部浮浆。在孔口超灌混合料及浮浆尚处于初凝前湿浆状态对其进行挖除,称为“湿挖”。湿挖的浆体随弃土一起清运。这部分被围裹在孔口松散的钻孔排土中的混合料若不湿挖去除,凝结后将会在桩顶形成性状不规则的扩大头。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施工中及时清运钻孔弃土对施工带来如下好处:①保持施工场地的平整,便于钻机的移机和定位。②避免形成桩顶蘑菇头,从而降低保护土层清运工作的难度和凿桩头的工作量。③避免和减轻钻孔排出的泥浆渗水使场地及其周围桩间土层含水量的增高。④避免给钻机的稳定和周边场地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钻孔时排出的弃土成桩后孔口堆积的弃土、混合料及浮浆清除钻泥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孔口混合料的湿挖与弃土清运保护土层清运后出露的桩头清除钻泥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清理和未清理弃土施工后形成的不同桩头未清理弃土施工后形成的蘑菇头清除钻泥问题与探讨
——及时清运钻泥与成桩质量的关系7、灌注及拔管1)灌注前试验人员对拌合料进行检查,如坍落度检测,制作150mm×150mm×150mm规格28d抗压强度试块。2)成孔至设计桩底(加固深度必须打穿软弱层至其下持力层不小于0.5m或白云岩基岩面上),当钻头钻至硬层时,钻杆摇晃较大,同时钻机设备的电流值达到150A左右,这种情况下持续钻进50cm以上并达到设计底标高,可以认为达到设计要求,取土样确认地质条件。3)泵送混合料,当钻芯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不可先拔管后灌料,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泵送压力、弯头和钻杆状态,防止导管堵塞。4)混合料的泵送量与拔管速度相匹配,拔管速度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必须连续进行,施工过程中如因其它原因不能连续灌注,须避开饱和砂土、粉土层停机。5)泵送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入混合料内1m左右,以防断桩,每根桩的灌入量不应少于设计量。6)施工桩顶高程应大于设计桩顶高程50cm,确保桩长和桩体质量。混合料泵压入管施工图片混凝土灌注桩顶面混凝土坍落度检测8、移机一根桩施工完成后,钻机移位,进入下一根桩施工。CFG桩施工应合理安排打桩顺序,避免后序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