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鼻饲操作流程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鼻饲操作基础知识
02
鼻饲前准备工作
03
鼻饲操作步骤详解
04
鼻饲后护理要点
05
特殊注意事项
01
鼻饲操作基础知识
鼻饲定义
鼻饲即通过鼻腔将胃管置入食道,通过胃管注入食物和药物,以供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
适用人群
鼻饲主要适用于昏迷、不能自理、吞咽困难、口腔疾病或手术等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
鼻饲的定义与适用人群
昏迷、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口腔疾病或手术、食道疾病等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
适应症
严重消化道出血、食道梗阻、急腹症、消化道穿孔、鼻腔或咽部有严重损伤或炎症等患者。
禁忌症
鼻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鼻饲管材质与规格选择
规格选择
鼻饲管规格有粗有细,一般成人选用12~16号胃管,儿童可选用8~12号胃管,具体规格需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意见进行选择。
材质选择
鼻饲管应选择聚氨酯或硅胶材质,聚氨酯材质胃管较硬,硅胶材质胃管柔软,对患者刺激小,可留置时间较长。
02
鼻饲前准备工作
环境准备
胃管、注射器、消毒纱布、镊子、鼻饲液、温水、鼻饲饮食等物品。
用物准备
消毒处理
对胃管、注射器、纱布等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环境与用物准备(消毒物品、鼻饲液等)
老年人体位与心理安抚
体位选择
协助老年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
心理安抚
评估吞咽功能
向老年人解释鼻饲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缓解其紧张情绪。
在鼻饲前,需评估老年人的吞咽功能,确认无吞咽障碍。
1
2
3
操作者手卫生与防护措施
手卫生
操作者需洗净双手,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
03
02
01
防护措施
穿戴隔离衣、口罩、帽子等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自我保护
操作者需保持警惕,避免被老年人的分泌物污染。
03
鼻饲操作步骤详解
根据患者鼻孔大小、吞咽能力和预期留置时间选择合适的胃管。
胃管置入方法与测量技巧
胃管选择
使用医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缓慢插入鼻孔,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胃内。
胃管置入
置管后,需测量胃管外露长度,并标记胃管位置,以便日后调整和管理。
胃管测量
确认胃管位置的三种方法(听诊法、回抽胃液法等)
听诊法
用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通过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听诊胃部气过水声,以确认胃管在胃内。
回抽胃液法
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轻轻回抽胃液,观察胃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等,以辅助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
鼻饲液温度
鼻饲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过冷或过热都会刺激患者胃肠道,引起不适或腹泻。
灌注速度
灌注鼻饲液时,应缓慢、均匀、连续地进行,避免过快或忽快忽慢,以免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或呕吐。
鼻饲液温度控制与灌注速度
04
鼻饲后护理要点
胃管固定
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鼻翼或脸颊,确保胃管不会滑脱或移动。
口腔清洁
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胃管固定与口腔清洁
返流预防
鼻饲前确认胃管位置,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鼻饲后保持原卧位20-30分钟。
并发症预防(返流、堵管、感染)
堵管预防
定期冲洗胃管,每次鼻饲前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避免食物残渣堵塞胃管。
感染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鼻饲用具定期消毒,保持胃管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记录鼻饲时间、食物种类、量及患者反应,以便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鼻饲效果。
鼻饲记录
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并及时就医。
异常情况处理
鼻饲记录与异常情况处理
05
特殊注意事项
长期鼻饲的营养搭配建议
营养均衡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水分补充
保证鼻饲管注入的水分充足,以维持老年人的正常代谢和排泄。
食物细碎
将食物研磨成细末或糊状,以便于鼻饲管注入,同时避免堵塞。
餐次分配
合理安排餐次和每次的鼻饲量,避免胃肠负担过重或营养摄入不足。
在鼻饲前评估老年人的吞咽功能,确定是否适合鼻饲。
鼻饲时应将老年人头部抬高30-45度,以降低误吸风险。
确保鼻饲管固定牢靠,防止滑动或脱落。
鼻饲后应观察老年人有无呛咳、呼吸急促等误吸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老年人误吸风险的防范
评估吞咽功能
姿势调整
鼻饲管固定
鼻饲后观察
更换周期
根据胃管的材质和老年人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胃管,避免老化、堵塞或感染。
维护技巧
定期冲洗胃管,保持其通畅;保持鼻饲管接口处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定期检查胃管是否有损坏或脱落,及时更换或重新固定。
胃管更换周期与维护技巧
感谢观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