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前世今生接触网基础
2019年12月30日8时30分,由北京北站开往太子城站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8811次列车准时发出,标志着京张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京张线的百年变迁,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铁路的前世今生
伴随国家国力日强,铁路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截止201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铁路的前世今生
我国的铁路事业先后经历蒸汽机车时代、内燃机车时代、电力机车时代与高速动车组时代。铁路的前世今生
铁路的前世今生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内燃机车开始显露身手,1924年,苏联制成一台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并交付铁路使用。唐胥铁路京张铁路1881年11月8日,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随后的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运行,该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拉开了我国铁路发展的序幕。此时主力车型为蒸汽机车。
铁路的前世今生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量生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机车都是铁路驱动力的主力。1961年8月15日,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宝(鸡)凤(州)段建成,从此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2012年12月17日,京九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标志着我国普速干线铁路除青藏铁路外,基本实现电气化全覆盖。
铁路的前世今生高速铁路方面,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线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拉开了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序幕。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
铁路的前世今生铁路里程方面,在清政府修建铁路时期(1876-1911),中国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中国国有铁路,包括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铁路及赎回的京汉、广三等铁路,仅占20%左右。
进入民国之后,在国衰民穷、连年战争的情况下,中国铁路状况一直未得到改变。在南京国民党政府修建铁路时期(1928-1948),中国大陆共修建铁路约1.3万公里;到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铁路的前世今生美国俄罗斯
铁路的前世今生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2.2876万公里,同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万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1997年4月1日零时,第一次大面积提速1998年10月1日零时,第二次大面积提速2000年10月21日零时,第三次大面积提速2001年10月21日零时,第四次大面积提速2004年4月18日零时,第五次大面积提速2007年4月18日零时,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第一次:开行最高时速14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车;第二次: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至160公里;第三次: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第四次:实施新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实行联网售票。第五次: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铁路提速区段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第六次: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截至200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中国铁路历经六次大提速,标志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铁路的前世今生
铁路的前世今生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在2016年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期间规划建设以八条纵线和八条横线主干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总和,票价最低,建设成本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更创造了中国奇迹。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