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9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0题,每题1.0分,共90分。)
1、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
A、规范性
B、强制性
C、约束性
D、标准性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2、规划方案就是符合规划目标的,供比较和选择的()。
A、备选方案
B、推荐方案
C、方案集合
D、零方案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3、一般果园地、保护区的茶园的土壤分别属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A、Ⅱ类、Ⅱ类
B、Ⅰ类、Ⅰ类
C、Ⅱ类、Ⅰ类
D、Ⅰ类、Ⅱ类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4、目前我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不包括的工作环节有()。
A、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B、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C、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现状调查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的依据不包括的因素是()。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项目的投资额
D、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
B、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
C、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
D、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7、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A、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数量标准
D、污染物浓度及种类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8、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因素。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
B、自然资源特征
C、人为边界
D、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和管理边界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9、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时,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中期
B、近期
C、远期
D、中、长期
标准答案:B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0、在机场的噪声评价过程中,一级评价范围为()。
A、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15km,侧向各2km范围
B、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5km,侧向各2km范围
C、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10km,侧向各1km范围
D、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20km,侧向各5km范围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1、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下列()噪声不需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
A、生活
B、道路交通
C、铁路
D、飞机机场
标准答案:A
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
12、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个监测点。
A、1~2
B、2~3
C、3~4
D、1~3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1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某公路工程需进行生态影响3级评价,其生态现状评价中生态制图必须配有的基本图件是()。
A、植被现状图
B、土壤侵蚀分布现状图
C、工程平纵断面图
D、土地利用现状图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生态现状评价”的评价要求中“2级以上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是指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A、列表清单法
B、图形叠置法
C、生态机理分析法
D、景观生态学法
标准答案:C
知识点解析: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15、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应有()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A、2000
B、2200
C、2500
D、2700
标准答案:D
知识点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应有270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16、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