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ETL技术10万吨CO2制绿色甲醇项目污染源强分析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前述工艺过程分析和物料平衡、水平衡计算,得出扩建项目污染源强数据汇总如下。
1废水产生与处理情况
扩建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装置工艺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等。
(1)装置工艺废水
扩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压缩废水(W1)和冷却废水(W2),具体见表1-1。
表1-1扩建项目装置工艺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序号
废水名称及编号
产生量(m3/a)
1
压缩废水W1
1109.88
2
冷却废水W2
57573.53
(2)地面清洗废水(W3)
扩建项目新增的地面清洗面积约为6650m2,每3天清洗1次,冲洗强度按照2L/m2计算,挥发损失以10%计,则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328.7m3/a。
(3)储罐喷淋水(W4)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本项目罐组二、罐组三新增3个储罐,参照拱顶罐每小时喷淋用水量指标为0.4m3/m~0.6m3/m,本项目取0.5m3/m,新增拱顶罐直径加和为16.7m,则拱顶罐喷淋用水量为8.35m3/h;罐区喷淋水主要用于夏季,以90天计,每两天喷淋1小时,则总水量为751.5m3/a,损耗量为75.2m3/a,废水量为676.3m3/a。主要污染物为COD、SS,COD、SS浓度分别为1000、200mg/L。
(4)初期雨水(W5)
扩建项目新增汇水面积约为0.665hm2,参考《连建城[2014]313号》文件,暴雨强度公式为:
式中:i—降雨强度(mm/min);
t—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15分钟;
P—重现期(年),本评价取1。
Q=t×q×ψ×F/1000
式中:Q—初期雨水量(m3);
F—汇水面积(hm2);
ψ—地表综合径流系数,取0.90;
t—收集前10min雨水;
q—设计暴雨量,L/(hm2·s)。
扩建项目单次初期雨水产生量约75.3m3,此降雨强度下按照年降雨次数为10次,则初期雨水量为753m3/a。
(4)生活污水(W6)
扩建项目新增劳动定员34人,用水按200L/(d·人)计算,则生活用水量为2264.4m3/a,产污系数取0.9,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38m3/a。
(5)循环冷却水排水(W7)
扩建项目循环冷却水用量为1641t/h(循环量),年运行时间为8000h,则年循环水量为,类比现有循环水站的排水率,则循环冷却系统排水为14254.2m3/a。
扩建项目工艺压缩废水(W1)、冷却废水(W2)、地面清洗废水(W3)、储罐喷淋水(W4)、初期雨水(W5)、生活污水(W6)进入全厂现有污水处理站低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低含盐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尾水全部回用至厂内循环冷却水场。
全厂循环冷冷却水排水经收集后全部接管至徐圩新区再生水厂进行再生处理,再生水厂产生的浓盐水再送徐圩新区高盐废水处理工程,进一步处理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直接排放水污染物特别限值后采用深海排放。
扩建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见表1-2。
表1-2扩建项目水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一览表
废水名称及编号
废水量
污染物
污染物
治理
措施
污染物接管量
排放量
排放方式与去向
(m3/a)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污染物
浓度
(mg/L)
接管量
(t/a)
接管浓
度限值
(mg/L)
外排浓
度
(mg/L)
外排标
准
(mg/L)
排放量
(t/a)
压缩废水(W1)
1109.88
pH
6~9
/
现有
污水
处理
站低
含盐
污水
处理
系统
(曝
气池
+二
沉池
+混
凝沉
淀池+O3接触
池+
生物
滤
池)
废水量
/
64289.58
/
/
/
/
全部回用
至厂内循
环冷却水
场
COD
3550
3.94
pH
6~9
/
冷却废水(W2)
57570.1
pH
6~9
/
COD
41.70
2.68
COD
100
5.76
SS
5.71
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