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环境治理企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综述
目录
TOC\o1-3\h\u22931我国水环境治理企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综述 1
76021.1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概况 1
276131.2五力模型分析 8
182311.3战略群组 13
1.1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概况
1.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污染问题严峻。在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根据下表4.2及图4.8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其他国家及地区相比差距显著。
表4.2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对比
国家/地区
美国
中国
世界平均
亚太平均
人均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9772
2210
8800
6020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公开数据整理
图4.8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对比
2015年以来,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政策、措施发布并实施。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数据(见表4.3),2015-2019年,我国国内地表水及重点流域的水质状况在逐渐改善。
表4.3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
水质状况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Ⅰ类
2.8%
2.4%
67.9%
5%
3.9%
Ⅱ类
31.4%
37.5%
43%
46.1%
Ⅲ类
30.3%
27.9%
26.3%
24.9%
Ⅳ类
21.1%
16.8%
23.8%
14.4%
17.5%
Ⅴ类
5.6%
6.9%
4.5%
4.2%
劣Ⅴ类
8.8%
8.6%
8.3%
6.9%
3.4%
数据来源: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环境保护公报数据整理
回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中提出的截至2020年地表水劣五类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外的21项指标标准限值,分别评价各项指标水质类别,按照单因子方法取水质类别最高者作为断面水质类别。Ⅰ、Ⅱ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Ⅳ类水质可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Ⅴ类水质可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劣Ⅴ类水质除调节局部气候外,几乎无使用功能。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外的21项指标标准限值,分别评价各项指标水质类别,按照单因子方法取水质类别最高者作为断面水质类别。Ⅰ、Ⅱ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Ⅳ类水质可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Ⅴ类水质可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劣Ⅴ类水质除调节局部气候外,几乎无使用功能。
数据来源: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环境保护公报数据整理(上图由内至外依次为2015年至2019年)。
图4.92015年-2019年地表水质改善情况
水处理是修复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截止2018年,我国排水管网共计68.34万公里,污水日处理规模达4976.1万m3,污水处理厂共计2321座。2009年以来,污水处理厂数量实现翻番,污水处理率由75.25%提高至了95.49%(见表4.4,图4.10)。
表4.4近十年来我国污水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率
年份
排水管道长度
(km)
污水年
排放量
(万m3)
污水处理厂
污水年处理量
(万m3)
污水处理率
(%)
座数
(座)
处理能力
(万m3/d)
2009
343892
3712129
1214
9052
2793457
75.25
2010
369553
3786983
1444
10436
3117032
82.31
2011
414074
4037022
1588
11303
3376104
83.63
2012
439080
4167602
1670
11733
3437868
87.30
2013
464878
4274525
1736
12454
3818948
89.34
2014
511179
4453428
1807
13087
4016198
90.18
2015
539567
4666210
1944
14038
4288251
91.90
2016
576617
4803049
2039
14910
4487944
93.44
2017
63030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