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议题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232.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9.26千字
文档摘要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题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主备人备课人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积极品质

和价值观的重要章节。

?承接了之前对个人成长和品德修养的探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强

不息的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

2.教材内容的结构和逻辑

教材

?首先阐述自强不息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品质的思考。

分析

?接着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求得学问、实干

磨砺等方面理解如何做到自强不息。

?内容逻辑清晰,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实践自强不息。

3.教材的教育价值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努力奋斗。

1.学生的知识基础

?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积极向上的品质有了

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但对于自强不息这一较为抽象和深刻的概念,可能理解不够全面和深

入。

2.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情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分析

?但同时也容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出现动摇和退缩。

3.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各种挑战和困难,有一定的克服困难

的经历,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反思。

?对于身边自强不息的榜样,可能有一定的观察和感受,但没有深入思

考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4.学习能力和方法

?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

究。

综上所述,在教学“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

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

方法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

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孙颖莎在国际赛事中为国家荣誉而战的事迹,以

及对其爱国情怀的分析,学生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树立为国家发

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责任意识:通过探讨孙颖莎如何将个人乒乓球梦想与爱国之情相结

核心

合,以及思考自身梦想与担当,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责任,

素养

培养积极承担责任的意识。

目标

3.健全人格:通过分析孙颖莎在面对挫折时的坚持和实干精神,学生塑

造坚韧、乐观、自强的健全人格。

4.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孙颖莎的勤奋努力,刻苦练习等品质,学生形成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学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

方法

理解自强不息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双重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

重点

值观。

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自强不息精神转化为行动,并将个人的自强不息与国

难点

家命运有机结合,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环节

(一)课程导入

激发学生

小游戏:猜学生思考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