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7年)科学三年级下册
《鞋底花纹的启示》教学设计
课题
5.17鞋底花纹的启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进行探究。
科学思维:
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探究实践: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
态度责任: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获得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
观察鞋底,导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你的鞋底是什么样的吗?
生:见过(或是没见过)
师:那我们现在再来认真观察一下各自的鞋底,请同学们轻轻抬起一只脚,认真观察一下鞋底,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鞋底有些花纹.
生2:我发现鞋底不平,有些小沟。(师板书鞋底花纹)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是不是所有同学的鞋底都有花纹呀?
师:那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
师:大家说防滑,那咱们试一试,师做动作,学生跟着做。
师:鞋底的花纹的确能防滑,鞋底的花纹为什么能防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
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活动一:玩一玩推拉游戏,有什么发现?
玩游戏,体验摩擦力。
游戏规则,鞋底紧贴地面身体不要向前趴。慢慢拉动蹲着的同学滑行,注意安全。?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玩一个游戏,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你往前拉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当你被拉向前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感觉到有一种阻碍你往前拉的力?这种力在哪个地方?
规则说明:两个同学面对面站立,双手相握,在教师的口令下开始用力推拉对方,试图使对方移动。游戏过程中,保持直线推拉,避免转体或扭动。
推手游戏,体会摩擦力的存在。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先让手掌在桌面上方向前推动,再让手掌紧贴桌面,往前推,两次推动有什么不同感受吗?说一说。(第一次很轻松,第二次有种阻碍先前运动的力。)感觉第二次费力,也就是有一种阻碍力,这种阻力在哪里?
总结: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在物体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摩擦力。
活动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组: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每组分配一块木板、一块有光滑面和粗糙面的木板(或不同材质的布料)、几个不同材质(如橡胶、塑料、木头)的小车或木块。
推拉游戏:让学生在光滑面和粗糙面上分别推动小车,记录所需力量的大小,并讨论感受。
发现总结: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在粗糙面上推动物体比光滑面需要更大的力,说明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发现:粗糙面光滑面→摩擦力大
活动深入:
提出问题:除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假设与预测: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如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积等),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设计:
重量实验:使用相同材质但重量不同的小车,在相同粗糙度的表面上推拉,记录所需力量。
接触面积实验:改变小车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如使用不同宽度的轮胎),观察并记录摩擦力变化。
分析与结论:
各组展示实验数据,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复杂,但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板书: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正相关
2.物体的重量→正相关
3.接触面积→关系复杂
活动三: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学到了这些知识,现在谁来解释一下,我们的鞋底为什么有花纹啊?找同学说一下。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关于摩擦力的例子?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摩擦力的例子,同学们请看。可见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摩擦力分类,概括摩擦力的利弊如果让你把这些摩擦力进行分类,想一想你会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他们是怎样实现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呢?有时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候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力,可见摩擦力既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有对我们的生活有害的一面。
3、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大家看,冬天如果路面结冰了,是应该增大摩擦力呢还是减小摩擦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撒盐,撒炉灰,穿粗糙的鞋。)
课堂
小结
总结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强调科学探索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
板书设计
《鞋底花纹的启示》
1.摩擦力:阻碍物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