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INCNKISM.UserStyle教科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下册
《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
课题
2.7动物的繁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了解常见动物有两种繁殖方式,也就是卵生和胎生。昆虫类、鱼类和鸟类等一般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2.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有些动物以吃植物生存,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作为庇护场所,来繁殖后代。
科学思维:
1.运用比较动物繁殖方式的方法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探究实践:
1.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来收集需要的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态度责任:
1.研究动物的繁殖过程,对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2.交流调查,分享探究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区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难点:能够区分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PPT出示蚕宝宝的图片,提出问题:蚕是怎样出生的?
(学生回忆养蚕的过程预设:蚕卵孵化出来的。)
2.PPT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提问: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是怎样出生的?(学生简单交流)
3.揭题:动物的繁殖(教师板书:动物的繁殖)
课
程
学
习
二、探索
(一)认识卵生动物
1.提问:我们养过蚕,知道蚕是由卵孵化出来的。除了蚕,其他哪些动物也是靠卵繁殖后代的?有什么理由或证据吗?(预设:鸡,母鸡生鸡蛋,小鸡从鸡蛋里孵化出来)
2.交流后适时小结: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板书:卵生、卵生动物)
(二)认识胎生哺乳动物
1.PPT出示猫和狗的图片,提问:你们是否见过猫或狗生小宝宝,它们与蚕的繁殖后代的方式相同吗?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建议可提前组织学生调查猫狗的繁殖方式,同时重点要引导学生关注到“直接生出”、“哺乳”这两个特征上。)
3.提问: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中还有哪些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和猫、狗相似呢?请举例说明。(预设:猪,因为生下来直接是小猪,还需要母乳喂养,马、大象、猴子等。)
4.适时小结: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板书:胎生、哺乳动物)
三、研讨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引导学生从动物的生活环境、生存需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2.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进行耐心的纠正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点体系。
3.提出问题:“人类哪些行为会毁坏动物的‘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动物繁殖环境的影响,如破坏栖息地、污染环境等。
4.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动物繁殖环境的建议,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拓展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繁殖方式,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这种动物的繁殖过程和特点。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动物,如鸟类筑巢、昆虫产卵等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繁殖现象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动物的繁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胎生、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如蚕;胎生动物则是胎儿直接从母体出生,例如人类。出芽生殖是从母体上长出一个相同的个体,分裂生殖是一个个体分裂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个体。我们还了解到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约280天后出生。此外,我们探讨了动物的“家”,如狼窝、鸟窝等,以及人类行为对动物“家”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繁殖的相关知识。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如让学生制作动物繁殖过程的模型或进行简单的繁殖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繁殖的特点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