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品读茶诗,欣赏茶谚、茶联、茶谜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明晰茶诗的形式及内容
教学目标(2)洞察茶谚、茶联、茶谜的内容
技能目标:
学会品鉴茶诗、茶谚、茶联等
教学重点:茶诗的形式及内容,茶谚、茶联、茶谜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茶诗、茶谚、茶联、茶谜的内容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第1节课:考勤(2min)→互动导入(5min)→传授新知(28min)→实践探索(10min)
教学设计第2节课:互动导入(3min)→传授新知(22min)→实践探索(15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
(2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培养学生的组织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纪律性,掌握学生的
(2min)【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出勤情况
【教师】组织抢答
互动导入通过抢答活动,点
谁能够背诵与茶相关的诗歌?比比看谁背诵的数量多。
(5min)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任务四品读茶诗
中国是诗与茶的国度,茶与诗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诗与茶的结合,造就了极具
特色的茶诗,呈现了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唐代以前的茶诗
通过老师讲解,帮
唐代以前的诗中,谈及茶的并不多。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是茶诗创作的酝酿与萌芽
助学生品读茶诗,体
阶段。主要作品有:西晋孙楚的《出歌》,西晋左思的《娇女诗》,西晋张载的《登
会茶文化的源远流
传授新知成都白菟楼》和南朝王微的《杂诗》。
长
(28min)【教师】带领学生品读上述作品,体会诗中韵味
【学生】聆听、理解、体会
二、唐代至清代的茶诗
唐代以来,因饮茶之风的普及及文人嗜茶,故以茶为主题或内容的诗作大量涌现,
从而形成了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茶诗。这些茶诗几乎涵盖茶事活动的各个方面。
(一)茶诗形式
1.古诗
古诗是茶诗常见的形式,其格律自由,不拘句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