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试卷
(涿州市)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31分)
1.孙中山第一次提出“”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积极传播。
2.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3.我们可以主动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的,说一说自己的和,谈一谈自己的。
4.人人有权参与和,利用,享受。
5.改革创新的以及“”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的飞速发展,也促使、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不断推动社会的和国家的。
6.家庭既满足了我们的、、等基本要求,又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让我们感到和。
7.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的彻底失败和的最后胜利。
二、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14分)
1.妈妈总是给邻居和单位的人帮忙,我觉得妈妈真是好管闲事。()
2.小红躺在公园的坐椅上,一个抱小孩的阿姨来了她也不让坐。()
3.在抗日战争中,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等都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爱国英雄。()
4.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总是一致的。()
5.去郊游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把垃圾随手乱扔。()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迅猛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许多工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
7.了解家风,学习家风,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家风。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1分)
1.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A.10月10日B.11月11日C.12月12日
2.1954年,()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
3.父亲遭遇车祸,几乎成了植物人,19岁的高荣无怨无悔,日日夜夜的守护,照顾父亲,她用无微不至全心全意的照料诠释了()这一传统美德。
A.诚实守信B.百善孝为先C.家庭和睦
4.当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会怎样处理?()
A.妈妈对我最好,我支持妈妈的意见。
B.我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发表任何意见。
C.我和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起解决问题。
5.“杂交水稻之父”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李四光
6.生活中,我们去()就诊。
A.电影院B.集市C.医院
7.()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A.孙中山B.喻培伦C.黄兴
四、看图回答问题。(12分)
1.你觉得图中这个家庭商讨事情的方法对吗?为什么?(6分)
2.你们家商讨事情时,你会参与吗?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