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时精选19.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
.促进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2.不同地区建筑物结构不同,除了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外,还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候、
_______________
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有关。
3_______________
.古时候,人类为寻找远处的食物,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是人类最早建
造的房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发展促使、、等新的建筑技术出
现。
5_______________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很多建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降低了,提
_______________
高了。
6_______________
.推动了建筑物的发展变化,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7.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建筑机器人、太阳能技术等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各种
_______________
的使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选择题
8.陕西窑洞,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建筑结构。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更多的陕西人
住进了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房。影响住宅发生巨大改变的根本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B.人力的发展C.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
9.比较山洞、窝棚、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我们发现建筑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描
述概括得最全面的是()。
A.墙体材料从石、砖变成了混凝土
B.门窗从天然木材变成了钢铁、铝合金、塑料、玻璃等材料
C.从简单的天然材料变成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材料
10.下图的建筑物的功能是()。
A.居住B.防洪C.祭祀
11.小智和小伙伴对于工程建造提出自己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深圳很少发生地震,在深圳建造的工程不需要考虑抗震性
B.深圳湾大桥的建造用到了力、材料、测量等相关科学知识及技术的支持
C.工程的关键是把它建造出来,不需要设计图
12.古时候,人类可能最早居住的地方是()。
A.洞穴B.树巢C.帐篷
13.建筑的发展顺序是()。
A.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自动化
B.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自动化、机械化
C.机械化、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自动化
14.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A.有无水泥B.有无钢筋C.水量的多少
15.在气候多雨的环境中生活,最适宜搭建的民居是()。
A.陕西窑洞B.四川民居C.傣族竹楼
16“”
.修建地铁时地下巨大的孔洞是用盾构机挖掘的,如下图。回顾过去的施工技术,建筑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A.人力代替机械B.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