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02 《陈太丘与友期行》(过关检测)(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19.1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4.15千字
文档摘要

专题0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卷版)

过关检测

【1-2023-2024学年北京十二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卿父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②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父法⑤孤,孤法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法:效法,仿效。

(1)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遥遥无期

B.陈元方年十一时/元方时年七岁

C.周公不师孔子/可以为师矣

D.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

B.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很惭愧,下车去拿好吃的吸引元方。

C.期日中,过中不至:约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

D.不知卿父法孤,孤法父:不知是你父亲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

(3)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少年陈元方的故事,你认为两则故事都突出反映了他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2-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北师大南湖区附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相委而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魏文帝闻之

④语其父钟繇曰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帝曰:“卿面何以汗?”

(4)【甲】【乙】两文来源于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笔记小说,该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甲】文选自《方正》篇,请结合下列三个门类的选编依据,判断【乙】文应该编入哪一个篇章,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A.《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

B.《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

C.《方正》:指为人正直

【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武林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ú)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C.是日饮酒乐(这)

D.身自罢之(身体)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

(4)联系(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2023-2024学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二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