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山西省汾阳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难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252.86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7.13千字
文档摘要

山西省汾阳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10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当,时,则代数式的值是(???????)

A.6 B. C. D.18

2、下列各数,﹣6,25,0,3.14,20%中,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生物学中,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胞可通过分裂来繁殖后代,我们就用数学模型2n来表示.即:21=2,22=4,23=8,24=16,25=32,……,请你推算22022的个位数字是(???????)

A.8 B.6 C.4 D.2

4、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中点,点D在线段CB上,若AD=8,DB=,则CD的长为(?????)

A.4 B.3 C.2 D.1

5、已知等式3a=2b+5,则下列等式变形不正确的是()

A.3a﹣5=2b B.3a+1=2b+6 C.a=b+ D.3ac=2bc+5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3a+b=3ab B.﹣3a2﹣2a2=﹣5a2

C.﹣2(x﹣4)=﹣2x﹣4 D.﹣3a2b+2a2b=﹣a2b

2、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AC-BD B.CD=BC

C.CD=AB-BD D.CD=AD-BC

3、如图给出的分别有射线、直线、线段,其中能相交的图形有(???????)

A. B.

C. D.

4、下列四个图形中,能作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A. B.

C. D.

5、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具有一般意义的,请仔细分析下列赋予实际意义的例子中正确的是(???????)

A.若葡萄的价格是3元/千克,则表示买a千克葡萄的金额

B.若a表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则表示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

C.若a表示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则表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D.若3和a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中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则表示这个两位数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三、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在数-5,-3,-1,2,4,6中任取三个相乘,所得的积中最大的是___.

2、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点A、B从图中所示位置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A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B点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当运动___________秒时,点O恰好为线段AB中点.

3、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代数式:a2,3a4,5a6,7a8,则第8个代数式是__.

4、数轴上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2,该数轴上的点C满足条件CA=2CB,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

5、若单项式与单项式是同类项,则___________.

四、解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70分)

1、我们知道,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数a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类似的,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数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比如: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他们的距离是3

(1)数轴上1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他们的距离是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如果AB=2,结合几何意义,那么x的值为;

(3)代数式表示的几何意义是,该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2、如图,将数轴在原点O与点C处各折一下得到“折线数轴”,点A表示?8,点B表示20,点C表示12,我们称点O与点B在“折线数轴”上相距20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速度沿“折线数轴”正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C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1单位/秒速度沿数轴负向运动,从点C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直接写出点A与点C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单位数;

(2)动点P从点A运动至点B,动点Q从点B运动至点A,各需要多少时间?

(3)当P,Q两点在点M相遇时,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