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信息
教学内容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指导
授课专业
学前教育
授课课时
4
授课地点
1号教学楼,黄色实训室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
二、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
邱淑慧《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育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源
职教云问卷星幼乐美实训平台中国大学慕课
内容分析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选自《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与指导》课程模块八中的项目,此项目共包括3个任务,4个学时。本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了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教育的设计与指导方法。
岗位对接
幼儿园教师岗,早期教育教师岗位,保育员岗
专业竞赛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技能”大赛;
证书融合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婴幼儿照护资格证;保育员证
思政教育
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论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态度。热爱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三、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较好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幼儿的认知,语言、个性、社会性与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便于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认知能力
在学习本项目之前,学生已经阅读并分析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案例,并能够简单说出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步骤。
学习特点
学生喜欢互交式的学习方法和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源,喜欢互动、实操性强的教学模式,善于合作交流,表现力较强。乐于参加各类实践性教学活动,对网络平台推广等相关形式的学习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借助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各任务学习的完成,切实为学生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能力目标
1.根据本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投放科学区的材料。
2.为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各设计一次(一个主题)科学区域活动并指导幼儿的科学区域活动。
知识目标
1.掌握科学区域活动、科探区、科学发现室的概念。
2.领会科学区域心理环境的创设。
3.知道科学区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领会科学区域心理环境的创设。
掌握科学区域活动、科探区、科学发现室的概念。
突破手段
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资料搜集、在线微课、课件等自主完成理论学习,课中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教师总结明确归纳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活动的设计步骤。
教学难点
领会科学区域心理环境的创设。
突破手段
通过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理解并能够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设计出区域科学合理的活动。
六、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选取活动设计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中进行总结。
2.任务驱动法: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资料搜集、小组讨论来完成任务,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4.小组研讨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来完成任务,实现了成员的优势互补,培养了团队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云课堂视频、课程学件自主完成学习,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在云课堂上传学习资料
2.PPT课件
3.学生:完成在线微课学习、完成在线测试。
教师:推送课前学习任务,检查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合理分组,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资源准备。
课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推送学习任务书
发布任务: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叶子红了(小班)
自然角摆放了许多水果、干果和各种种子,如苹果、橘子、核桃、栗子、带秧的棉花、花生、黄豆等,孩子们经常来到这里看自己的水果娃娃和各种种子。可是,水果娃娃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坏掉了。而此时,幼儿园的柿子树叶却慢慢地变红。每当此时,孩子们总会捡起叶子,顶在头上当小伞,或是拿在手上当小扇子,真是爱不释手。我也经常会将孩子们捡到的树叶汇集在一起撒落在孩子们的头上,孩子们非常喜欢,而且会问:“老师,树叶怎么变红了?”“老师,这是什么树叶呀?”看到孩子如此感兴趣,我觉得在自然角里可以开展对树叶的辨认与观察活动。于是我们便和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自然角进行展示,同时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亲子形式制作多种树叶画。从此,自然角的主题便由果实转换成叶子。由于该活动中有孩子们采集的树叶、孩子们制作的树叶画,他们的兴趣很高。
学生登录云课堂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生的学情,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课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任务一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任
务
一
幼
儿
园
科
学
区
域
活
动
环
境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