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汇报者:某某年级某某老师
目录Part1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2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3溺水事故案例Part4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1第一部分
不建议4岁前的孩子游泳?对于幼儿来说,游泳弊大于利,不游泳/玩水才是避免淹溺的最根本方法。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在所有1-4周岁的孩子之中推行强制的游泳课程。小于1岁的孩子也不应该参加作为游乐消遣的、有父母参与的游泳项目。
溺水直接死亡的情况有哪些?第一种:溺水时,人首先会屏气,随后屏不住气的时候水会进入呼吸道,刺激喉头痉挛,可反射性诱发心脏停搏(干性溺水而死);第二种:因气道痉挛梗阻缺氧而心跳停止;第三种: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及缺氧昏迷喉头痉挛缓解,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水进入肺内(湿性溺水而死)。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溺水的症状溺水的症状因溺水程度而不同。轻度溺水者的口唇和四肢末端会出现青紫颜色,呼吸微弱、四肢发硬,面部浮肿。吸入的水量为2毫升/千克时就会出现轻度的缺氧现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重度的溺水者,溺水整个过程十分迅速,如果吸水量达到10毫升/千克以上,1分钟内就会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较长,面色就会呈青紫色。
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2第二部分
熟悉水域环境游泳前了解水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哦!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意外,确保安全!在去游泳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水域的情况,比如水深和水流的强度!
游泳前肩部不热身小心患“游泳肩”在游泳时,无论是爱好游泳的初学者,还是一次能游个上千米的泳坛老手,都应该注意做好提前热身、适当运动,以免对肩部造成损伤,患上“游泳肩”。所谓“游泳肩”,其实是肩袖损伤,属于常见的运动损伤的一种,多见于经常游泳的人,所以俗称为“游泳肩”。
蛙泳、蝶泳等腰腹力量很关键在以腰髋部为轴线的泳姿,如蛙泳、蝶泳,腰腹部是腿部发力的起始点和源动力,腰腹力量强弱直接影响游泳时手部动作与腿部动作和谐协调的前提,手与腿的动作是以腰腹为支点进行的前后运动,腰腹力量的强弱以及持续程度直接影响游泳技术动作的正确。
游泳前腿部拉伸可避免抽筋首先,自由泳、仰泳的大腿方式都是上下鞭打,只有蛙泳是蹬夹,前者能够使腿更修长,而后者更多用到大腿股四头肌,因此对加强腿部力量很有效。所以,游泳前做腿部拉伸及锻炼很重要。
溺水事故案例Part3第三部分
溺水事故案例一三名初中生结伴水库游泳溺亡:2024年7月,广西某乡村,三名初中生在暑假瞒着家长,相约前往村子附近水库游泳。水库周边没有防护设施,水下情况复杂,有暗流与深沟。他们刚下水不久,其中一人被暗流卷入深处,惊慌呼救。另外两人急忙施救,却因缺乏救援知识,也被水流冲走。附近村民听到呼救后报警,救援人员打捞上来时,三人已不幸溺亡,水库危险,学生切勿擅自前往。
溺水事故案例二初二学生放学后河边溺水:2024年9月,河南某中学初二学生放学后,和同学来到学校附近河边玩耍。他在河边洗手时,为够到更远的水,身体前倾,不慎滑倒跌入河中。河水较深且水流湍急,他瞬间被冲走。同学惊慌失措,大声呼救。附近村民赶来救援,可救起时,他已溺水昏迷,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学校周边水域安全需高度重视。
溺水事故案例三初一学生雨后池塘溺水:2024年6月,浙江多地突降暴雨,池塘水位上涨。初一学生小明看到家附近池塘水变多,觉得好玩,瞒着家人跑去池塘边。雨后池塘边湿滑,小明不慎滑倒跌入水中。池塘底部有淤泥,他越挣扎陷得越深。路人听到呼救赶来救援,可小明被救上岸时,已停止呼吸,极端天气下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监管。
溺水事故案例四初三学生野外泳池溺水:2024年8月,河北一名初三学生和朋友到一处野外泳池游泳。该泳池未经正规开发,水质浑浊,水下状况不明。他在游泳时突然抽筋,大声呼救,朋友急忙施救,但泳池周围没有救援设备,救援难度大。等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因溺水时间过长,未能挽回生命,野外未经安全评估的水域切勿前往。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Part4第四部分
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学校、社区可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模拟溺水场景,让学生、居民参与其中,实践溺水时的自救与救援操作。通过演练,让大家熟悉救援流程,掌握正确救援技巧,提高在实际情况下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对儿童的特殊监管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儿童这一溺水高危群体的监管。在园内开展趣味防溺水活动,如防溺水主题游戏、儿歌传唱、绘画比赛等,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溺水危险。教师留意孩子在校外活动,发现危险行为及时与家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