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精品课件】幼儿园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PPT.pptx
文件大小:2.75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27千字
文档摘要

学生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汇报者:某某年级某某老师

目录Part1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2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3溺水事故案例Part4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1第一部分

不会游泳掉进水里该怎么办?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意外掉进水中往往都会非常慌张,在水里瞎扑腾,实际上这样反而会降低生存的几率。因此,如果你掉进水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学着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身边有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借力浮出水面,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

如何识别危险水域自然开放性水域是溺水事故多发场所。自然水域复杂多变,常有水流湍急、水底高低不平、水面下方有暗流、浅水区域没有过渡突然变深、部分水域有水草等情况。有的自然水域周围被挖开,造成河沿陡峭,河水加深,该河段的溺水风险会增加。

水中突然腿抽筋怎么办如果周围有人,第一时间向周围人说明自己腿抽筋的情况,如果可以坚持,尽快游到岸边;如果周围没有人或已经无法动弹,可以调整为仰泳姿势,用手将抽筋那条腿的脚趾用力向脚背侧掰,待痉挛缓解后再慢慢游回岸边。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2第二部分

进行一些轻松的拉伸运动通过伸展双臂、双腿、脖子和腰部,我们可以放松紧绷的肌肉,增加身体的灵活性。这些动作可以通过缓慢而有意识地进行,以避免过度拉伤肌肉。在拉伸时,我们可以尽量延展并保持每个动作的姿势,每个动作保持15到30秒。

进行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快速步行或慢跑,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准备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为游泳做好准备。我们可以在游泳池周围慢跑几圈,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或踏步机。这些有氧运动可以持续5到10分钟,以确保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游泳的强度。

进行一些特定的游泳动作练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游泳的姿势和动作,例如,我们可以在游泳池边进行一些手臂和腿部的摆动练习,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这些练习可以包括手臂的划水动作、腿部的踢水动作等。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逐渐熟悉游泳的动作,并为游泳做好准备。

进行一些呼吸练习以提高呼吸控制和耐力,游泳时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于保持良好的游泳姿势和节奏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的方式来练习呼吸控制。在游泳前,我们可以坐下来,深吸几次气,然后慢慢呼气,重复几次。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准备好游泳。

溺水事故案例Part3第三部分

溺水事故案例一9岁儿童海边追螃蟹溺水:2024年4月,海南万宁海边,9岁的晨晨看到一只螃蟹在沙滩上爬,便一路追着跑向海边。海边有许多礁石,晨晨没注意脚下,一脚踩在松动的礁石上,滑倒掉进海里。周围人听到呼救,迅速展开救援。可晨晨因溺水时间久,被送往医院后,最终还是未能挽回生命,海边环境复杂,孩子追逐玩耍要注意安全。

溺水事故案例二5岁女童海边散步溺水:2024年5月,广东阳江海边步道,5岁的甜甜跟着父母散步。甜甜看到水中有小鱼游过,挣脱父母的手跑向海边,步道边缘靠近海水处湿滑,甜甜失足跌入水中。父母迅速跳入水中救起甜甜,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过医生全力救治,甜甜脱离生命危险,但此次意外也让家长后怕不已,海边游玩务必握紧孩子的手。

溺水事故案例三8岁男童海边钓鱼溺水:2024年7月,广西防城港海边,8岁的小辉跟着爸爸钓鱼。爸爸在一旁整理钓具,小辉好奇地拿着鱼竿往海边走,想试试钓鱼。海边沙滩泥泞,小辉滑倒跌入水中。爸爸发现后急忙呼救,周围群众帮忙将小辉救起,可小辉因溺水身体受到损伤,海边钓鱼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安全。

溺水事故案例四6岁女童海边放风筝溺水:2024年8月,山东烟台海边广场,6岁的萌萌和家人放风筝。风筝落在海边草丛,萌萌跑去捡,海边坡度较大,她不慎滑倒滚入水中。家人发现后迅速救援,萌萌被救上岸,但因溺水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紧急送医治疗,海边游玩时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动向,避免意外发生。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Part4第四部分

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学校、社区可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模拟溺水场景,让学生、居民参与其中,实践溺水时的自救与救援操作。通过演练,让大家熟悉救援流程,掌握正确救援技巧,提高在实际情况下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对儿童的特殊监管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儿童这一溺水高危群体的监管。在园内开展趣味防溺水活动,如防溺水主题游戏、儿歌传唱、绘画比赛等,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溺水危险。教师留意孩子在校外活动,发现危险行为及时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