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溺水安全》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2.68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29千字
文档摘要

预防溺水从我做起汇报者:某某年级某某老师

目录Part1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2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3溺水事故案例Part4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1第一部分

溺水高发地点及时间上学放学途中、周末、节假日都是学生溺水的高发时段,池塘、水库、河沟、工地上的积水坑和深水潭都是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水域。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看护工作,尽量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单独外出游玩,避免发生溺水事故。同时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上放学、节假日等重要时间不能结伴到水域玩耍,保护自身安全。

溺水的表现是什么?症状: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偶尔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

溺水后要冷静一旦遇溺,千万不要慌张乱动,因为越挣扎越会消耗体力。保持冷静,憋住气,身体放轻松,四肢向两边张开,增加身体与水接触的表面积,马上会漂起来。如果有可能,头部上扬,确保口鼻浮出水面后,进行呼救,或者朝固定方向横向轻轻拨水,慢慢朝岸边靠近。

溺水者的临床表现溺水者的临床表现有:①轻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存在;②重者:面部青紫、肿胀、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藻草等,皮肤黏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冰冷、腹部隆起、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先后停止。

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2第二部分

基础准备游泳,首先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要求我们的身体在水中保持协调与放松。在入水前,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预防肌肉拉伤,还能让身体更快地适应水温。

自由泳腿部动作学习游泳时,腿部动作是第一步。可以手持浮板,抬头进行自由泳腿部动作的练习。注意身体要保持水平,双腿连续上下踢动。如果感觉身体下沉,可以手持浮板,低头完成踢腿动作,并在吸气后立刻低头,保持连贯的打腿动作。

侧头换气与自由泳腿部动作换气时抬头过高、往前看或转圈式换气通常是因为侧头换气动作没练好。练习时,一只手拿浮板,另一只手放在身体一侧,耳朵始终贴在手臂上,进行转头换气练习。注意在转头换气时要伴随转肩动作,这有助于改善换气技巧,减少呛水的可能性。

单臂划水练习70%的初学者可能会忽略这一环节。要想练好自由泳,必须在这一动作上多花时间。一只手拿浮板,另一只手在水中划臂,注意三个要点:第一,高肘抱水要做好;第二,手臂要推直;第三,转肩后要斜插入水。可以采用两次划手、一次换气的方法来完成动作,记住左右手都要练习,这有助于掌握左右换气动作。每次划手入水时都要在浮板前入水,并伴随转肩前伸的动作。

溺水事故案例Part3第三部分

溺水事故案例一三名小学生结伴水库游泳溺亡:2023年8月,在江西某偏远乡村,正值暑假,三名小学生瞒着家人相约去村子附近的水库游泳。水库周边荒芜,没有任何防护与警示标识,水下情况复杂,暗藏漩涡和深沟。他们刚下水不久,其中一名学生就被暗流卷入深处,惊慌失措地呼救。

溺水事故案例二初二学生放学后河边溺水:2024年5月,河南某县城中学初二学生小李,放学后与同学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河边玩耍。小李在河边洗手时,为了够到河中央漂来的一片树叶,身体过度前倾,不慎踩空跌入河中。河水看似平缓,实则水流湍急,小李瞬间被冲走。同行的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愣了几秒后才大声呼救。

溺水事故案例三高一学生海边游玩溺水:2024年7月,广东一群高一学生趁着暑假到海边度假。其中一名学生小王,看到海边景色宜人,不顾海滩上“禁止非游泳区游泳”的警示标识,擅自进入危险海域游泳。大海的海浪变幻莫测,还存在强大的离岸流。小王刚游出没多远,就被一个大浪卷入深处,接着又被离岸流迅速带离岸边。

溺水事故案例四初一学生校内泳池意外溺水:2024年4月,山东某中学初一学生小张在学校泳池上游泳课。学校泳池分浅水区和深水区,小张在浅水区热身结束后,想挑战一下自己,未经教练允许,擅自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水深远超他的身高,且他对自己的游泳技能过于自信,进入深水区后不久,就因体力不支开始下沉。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Part4第四部分

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学校、社区可组织防溺水演练活动。模拟溺水场景,让学生、居民参与其中,实践溺水时的自救与救援操作。通过演练,让大家熟悉救援流程,掌握正确救援技巧,提高在实际情况下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对儿童的特殊监管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儿童这一溺水高危群体的监管。在园内开展趣味防溺水活动,如防溺水主题游戏、儿歌传唱、绘画比赛等,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溺水危险。教师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