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生家风传承演讲稿范文.docx
文件大小:25.31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PAGE1

小学生家风传承演讲稿范文

学校生家风传承演讲稿范文篇1

尊敬的老师,友爱的同学:

有一种文化,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芳香;有一种精神如旖旎的春风,自血脉之初浩荡漂动,延绵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永,诗书继世长”,它是历经时间洗礼的处事才智,也是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他,就是“家风”。

家风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久违的字眼。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注意家风是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氏家训》、《诫子书》、《勉谕儿辈》、《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耀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线。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同样呈现着良好的家风的美德。“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广为尊崇。

家风又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它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是长辈的一声吩咐、一句嘱托,是始终植根于我们心灵深处,从未割裂的精神传承。我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从小我的父亲就教育我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浅,知是非,知廉耻,知轻重,要吃苦耐劳。这辈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南方前和父亲的一次长谈。从部队复员回家后我始终想到南方闯一闯。临行前父亲和我说:儿子,毛泽东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李纳、一个叫李敏,知道是什么意思么?我说,不知道。父亲说:做人要敏于行、讷于言,力量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品德,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儿子,不管到哪里都坚持好好干。”20xx年5月我从黑龙江来到了浙江,从事电子商务工作,从最初的销售BD,到分公司经理,是父亲的教导支撑着我努力做事,同样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后期调任南京大区销售一部经理,虽然临时离开了销售一线,转做管理,但我照旧身先士卒,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量满意客户的需求。20xx年11月,我有幸进入法院,在执行部门工作。由于工作的特别性,更加要求我们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我严格根据“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与同事一道栉风沐雨、风雨兼程,为万年的执行工作奉献自己微薄的力气。家风不是刻在墙上,写在纸上,父亲那句“敏于行讷于言”的暖和教导,已在我心中播下美妙的种子,让我在生活中润物无声地践行;这也是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宝,它浸润于我的血液,是我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奇妙能量。

家风是寄予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朴实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决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才能民风淳,民风淳才能政风清。让我们携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脉精神激浊扬清,传承好家风,聚集正能量,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妙!

学校生家风传承演讲稿范文篇2

友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许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假如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肯定是爸爸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始终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爱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常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许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爱吃,以后常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争论,开头大家叽叽喳喳发表看法,实在不能统一,最终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由于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急躁劝告,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备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服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敬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知其他小伴侣,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学校生家风家训演讲稿三我住在农村,爸爸妈妈常跟我说:人穷志不穷,我们肯定要做一个诚恳的人,要拾金不昧。我那时并不明白那句话,直到八岁那时候,乐乐才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觉得八岁那年,乐乐和我一起到花都湖骑自行车。乐乐和我正骑在中途的时候,我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