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诵读 采薇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26.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1.95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能熟读并背诵诗文。能借助注释,大体把握诗意。

3.体会从军将士的艰辛和思归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大体把握诗意,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旧知导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们习惯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指诗、词、曲,这

几种文学样式的巅峰时期分别在唐朝、宋朝、元朝。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的学习来感

受中国最早的诗歌的美。

1.板书课题,释诗题。(薇:植物名。花紫红色,结长扁荚,其中有五六颗种子,

可吃)

2.了解《诗经》。(出示《诗经》简介,生齐读,师强调重点)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大声读,小声读,自读,合作读。读准字音,读顺诗

句。

2.指名朗读,师相机正音。(正音生字“矣”和“霏”,提醒学生平时“雨”读“y

ǔ”,而这里读“yù”)

3.再读古诗,找出诗中的反义词。(“昔”和“今”,“来”和“往”)

4.指导断句。(出示朗读断句)

5.思考:这首诗和我们以往所学的古诗有什么不同?(四言。课件出示诗经语言特

点)

6.齐读古诗,体会语言特点,感受节奏之美。

三、精读感悟

通过朗读我们感受了诗经的语言美、节奏美。当我们能读懂诗句内容时,就能穿越

三千多年的时光,欣赏当时的美景,感受当时人物的心情。

1.再读古诗,结合注释,把你读懂的诗句讲给同桌听,再标记不理解的诗句。

2.讲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回想的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回忆中,“我”将要去哪里?(介绍回忆背景: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2)在这幅回忆画中除了主人公,还可能有谁?(送别的亲友)再读这句诗,此刻

主人公会是什么心情?(不舍)

(3)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位亲友都值得留恋,但“我”能留下吗?(不能。因为

他既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国家的臣民)

3.讲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争结束,终于可以回家了。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

面?(雨雪霏霏)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指名说)

(2)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归家的喜悦、激动、急切;劫后余生的感慨)请同

学们带着体会到的心情再读这句诗。

点拨:出发时是春光明媚之景,返乡时是冬季,但在战场历经生死后能安然归来,

看着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反而更生无限欣慰。这种以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感情的写法,

常能获得更强的艺术效果。

4.讲解: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释义: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采薇》中最后四句,体现了“我”此刻怎样的心情?(指名回答)

(3)战后返乡,明明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我”反而“哀”呢?

点拨:此处的“哀”,更多的是指一种复杂的心境。在战争中幸存的战士已经踏上

返乡的路途,于是才能从容回忆起往昔的情形,但回忆的同时又看到眼前的景象,两相

对比下,才触景生情,心生凄怆。

5.抽查学生说诗歌大意。(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

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

切!)

6.通过师生对读、齐读、填空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

四、借景抒情,拓展迁移

1.同学们,诗句为我们描绘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两幅动人的画面,我们能

从中读到诗人复杂的心情以及沧桑的心境。诗中是否出现“悲喜”之词?(没有)那作

者把情绪藏在了哪里呢?(都蕴含在生动的景物里)

2.情融入景,景包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诗歌的特点,也是诗歌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读出情中景,景中情!

3.同学们,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像这种“借景抒情”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

课下可以找来读一读。(如《静夜思》《泊船瓜洲》)

[板书设计]

1采薇(节选)

战争之祸

昔往杨柳依依——不舍

今来雨雪霏霏——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