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中毒安全教案大班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预防措施指导
认识铅笔中毒
教学目标设定
目录
4
5
6
家园协作要点
教学活动设计
应急处理方法
目录
01
教学目标设定
认识木质铅笔杆可能含有铅漆或其他有毒物质,避免咀嚼。
木质铅笔杆的风险
认识铅笔尖可能刺伤皮肤或眼睛,导致意外伤害。
铅笔尖的危险
01
02
03
04
了解铅笔芯含有石墨和黏土,并非完全无毒,应避免咬铅笔。
铅笔芯含有毒素
了解将铅笔用作其他物品(如玩具、标枪)可能带来的风险。
不当使用危害
识别铅笔使用安全隐患
了解中毒途径
学习万一中毒时的基本急救措施,如漱口、催吐等。
应急处理措施
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知道在中毒情况下应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掌握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中毒的途径。
掌握基础中毒预防知识
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正确使用铅笔
养成正确使用铅笔的习惯,不咬铅笔,不用铅笔打闹。
妥善存放铅笔
了解如何安全地存放铅笔,避免笔尖朝上放置或放在易触及的地方。
保持清洁习惯
使用铅笔后洗手,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口中。
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意识。
02
认识铅笔中毒
铅笔成分与潜在风险
铅笔芯成分
主要成分为石墨和黏土,石墨含量过高可能导致中毒。
外皮成分
潜在风险
外皮多含油漆、颜料等化学成分,误食或长时间接触可能有害。
误食、吸入、皮肤接触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1
2
3
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
神经系统
呼吸困难、气短、胸痛等。
呼吸系统
01
02
03
04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消化系统
红肿、瘙痒、疼痛、溃烂等。
皮肤黏膜
中毒症状识别要点
削铅笔、写字、画画等过程中可能误食或接触。
使用铅笔时
常见接触场景分析
断裂的铅笔尖可能扎入皮肤,导致石墨残留。
铅笔尖断裂
外皮破损后,有害化学物质可能直接接触皮肤或误食。
铅笔外皮破损
长时间握笔、含笔等,有害物质可能逐渐侵入体内。
长时间接触
03
预防措施指导
正确使用铅笔规范
使用铅笔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身体坐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铅笔握在手指中间,不要咬笔或把笔尖朝向自己或他人。
03
02
01
铅笔尖锐部分要小心
削笔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不要用小刀或其他锋利物品削笔,以免割伤手指。
禁止危险行为
不要拿铅笔当玩具,特别是不要拿着铅笔奔跑、打闹或指向他人。
文具安全存放要求
铅笔应存放在文具盒或书包里
不要将铅笔随意放在口袋里或桌上,以免损坏或伤人。
文具盒要妥善放置
定期检查文具
文具盒应放在稳固的地方,避免翻倒或跌落导致铅笔散落。
定期检查文具盒里的铅笔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避免尖锐部分外露。
1
2
3
饭前便后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手心、手背、指缝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至少持续20秒。
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干燥
洗手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手部,避免手部潮湿导致细菌滋生。
在吃饭前、上厕所后以及做完其他可能污染手部的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手部清洁卫生管理
04
应急处理方法
立即催吐
用手指或勺子轻轻刺激孩子舌根,促使其呕吐,尽量排出胃内的有毒物质。
饮用牛奶或蛋清
给孩子大量饮用牛奶或蛋清,以减少有毒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
清除口腔残留物
用温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孩子情况
注意孩子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送医。
误食后初步应对步骤
紧急情况上报流程
发现孩子误食铅笔后,应立即报告给幼儿园老师或领导。
立即报告幼儿园老师或领导
及时通知家长,告知孩子的情况,并请家长尽快赶到幼儿园。
通知家长
必要时需要向当地卫生、教育等部门报告,以便获得专业支持和指导。
报告相关部门
立即将孩子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医疗机构联络指引
联系就近医院
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误食铅笔的情况,包括时间、量、症状等。
告知医生详细情况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配合医生治疗
05
教学活动设计
演练铅笔中毒应急处理
模拟幼儿误吞铅笔芯或吸入铅笔粉末的情景,教导幼儿如何正确呼救、自我催吐以及教师如何迅速处理。
演练安全使用文具
组织幼儿模拟使用铅笔、橡皮、卷笔刀等文具的过程,强调安全使用规则,如不咬铅笔、不拿笔尖对着人等。
情景模拟演练方案
安全知识问答互动
铅笔中毒的危害
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和黏土,误吞或吸入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如何预防铅笔中毒
安全使用文具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回答预防铅笔中毒的方法,如不用嘴咬铅笔、使用后及时洗手、不将铅笔放在口中玩耍等。
通过讨论让幼儿认识到正确使用文具的重要性,培养安全意识。
1
2
3
组织幼儿绘制与铅笔安全使用相关的警示标志,如“不要咬铅笔”、“铅笔危险”等,增强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