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诈骗小学安全课.pptx
文件大小:2.9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56千字
文档摘要

防诈骗小学安全课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常见诈骗手段解析01反诈知识概述03反诈技巧与实践04反诈教育活动05家校社联动反诈06反诈案例分享

01PART反诈知识概述

诈骗定义通常具有虚假性、欺骗性、非法性、损失性等特点。诈骗特征诈骗主体诈骗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伙或组织。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什么是诈骗

网络诈骗通过网络渠道实施诈骗行为,如虚假购物、冒充公检法、网络投资等。电话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等通信工具实施诈骗行为,如冒充亲友、中奖诈骗等。街头诈骗在街头、商场等公共场所实施诈骗行为,如丢物捡物、借钱诈骗等。校园诈骗针对学生实施的诈骗行为,如冒充老师、招生诈骗等。诈骗的常见类型

诈骗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倾家荡产。经济损失诈骗的危害与影响受害者在遭受诈骗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诈骗行为会破坏社会信任,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度降低诈骗行为会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

02PART常见诈骗手段解析

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用户中奖,诱导用户支付手续费、税费等费用。奖金金额高、支付费用低、限时领取等。不轻信中奖信息,不向陌生人支付任何费用,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真伪。收到中奖信息时,要保持冷静,不贪小便宜,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中奖短信诈骗诈骗方式诈骗特点防范措施应对方法

0204陌生人求助诈骗应对方法遇到陌生人求助时,要保持警惕,不轻易跟随陌生人走,及时与家长或老师联系。诈骗特点利用孩子的善良和好奇心,实施欺骗行为。0103防范措施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求助,遇到陌生人求助时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诈骗方式陌生人利用孩子的同情心,以迷路、受伤等理由向孩子求助,趁机实施诈骗或绑架。

诈骗方式诈骗特点骗子冒充学校老师或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孩子支付费用,如购买学习资料、参加课外活动等。冒充教师身份,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进行诈骗。冒充教师收费诈骗防范措施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支付费用,遇到类似情况要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核实。应对方法遇到冒充教师的收费请求时,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家长或老师联系,核实情况后再做决定。

03PART反诈技巧与实践

如何识别诈骗信息警惕陌生来电或短信不要轻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钱财、隐私等方面的信息。辨别信息真伪观察细节对于声称中奖、贷款、投资等诱人信息,要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注意信息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可疑迹象,以及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的请求。123

遇到诈骗的正确应对方法保持冷静遇到诈骗信息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骗子吓倒或迷惑。拒绝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及时报警如果确认自己受到诈骗,应立即报警,并向相关部门提供诈骗信息。

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是账户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个人信息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维护账户安全避免垃圾信息干扰个人信息泄露后,可能会收到大量垃圾信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身份被盗用、财产受损等严重后果。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04PART反诈教育活动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警察、骗子和受害者,通过模拟真实的诈骗场景,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诈骗行为。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反诈骗小游戏,如“找茬”、“拼图”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反诈骗知识,提高他们的警觉性和防范能力。情景模拟与游戏互动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各种诈骗手段和案例,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动画演示播放一些反诈骗动画片,让孩子们观看后分组讨论,加深对反诈骗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动画片观看与讨论反诈动画课堂

反诈知识竞赛小组竞赛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反诈骗知识竞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知识问答组织反诈骗知识问答比赛,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检验他们的反诈骗知识掌握情况。

05PART家校社联动反诈

家长在反诈教育中的角色传授安全知识向孩子普及防骗知识,如不轻信陌生人的言语和诱惑,不泄露个人信息,遇到危险及时报警等。监督孩子上网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时刻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和诈骗网站。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轻信他人,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和老师沟通。123

学校反诈教育的实施策略定期开展反诈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防骗知识和技巧。030201营造反诈氛围在校园内悬挂反诈宣传标语,设置反诈宣传栏,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社区内张贴反诈海报,举办反诈讲座等,提高居民的防骗意识。社区反诈宣传与支持定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