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完美版).pptx
文件大小:2.72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5
总字数:约2.18千字
文档摘要

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汇报者:某某年级某某老师

目录Part1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2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3溺水事故案例Part4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预防溺水我知道Part1第一部分

海滩游泳安全常识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在海中,如果皮肤受伤出血,应立即上岸。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拨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贸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游泳前先在四肢淋些水再下水,不要立即下水。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什么是呼吸暂停期当儿童刚被淹时会暂时憋住呼吸,并在水面上下挣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吸入和吞入少量的水,导致反射性呼吸暂停。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此时溺水者仍然神志清楚,呼吸会短暂停止,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个阶段通常持续0.5到1分钟;

什么是呕吐挣扎期由于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儿童开始无法忍受并重新开始呼吸。在这个阶段,水会进入肺部引起剧烈的呛咳,同时也会进入胃部导致胃胀满,并引发呕吐。呕吐物被吸入气管会导致呼吸道阻塞,进而造成窒息。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神志逐渐模糊,呼吸变浅,血压开始下降,心跳由快变慢,各种反射明显减弱。这个阶段通常持续0.5到1分钟;

游泳前要做的准备Part2第二部分

练习换气带上泳帽,带上眼镜,慢慢熟悉一下换气的节奏。不带眼镜会让你在水下的时候更加的紧张,出现脚滑什么的,人更加紧张。有一个眼镜看的见,心理上还好一点。换气的练习是需要循序渐进,有耐心的跟水和平相处。

练习手脚动作如果是练习蛙泳,可以像视频里那样先在岸上把基本功练好,到了水里才不会慌乱。等这套动作已经成为一套自然连贯的运动,就可以下浅水区练习练习。总之,最终还是要把在水面上的平衡,换气以及手脚动作协调配合,完成游泳的动作。

游泳前冲热水澡心理准备,对于一些人来说,热水澡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感能够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心理准备,但这种心理效应对于实际游泳表现的影响因人而异。

做好专项准备活动防止半月板损伤的准备活动方法有跪地后仰和深蹲转膝等,跪地后仰的要领是两手扶地,两踝关节外翻着地,膝关节反复向地面下压;深蹲转膝的要领是体前屈两手扶膝深蹲后绕环。利用这两种方法来充分伸展膝关节内外侧韧带,为蹬夹腿技术提供良好的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在蹬夹腿时损伤膝关节半月板。

溺水事故案例Part3第三部分

溺水事故案例一4岁女童河边捡石子溺水:2024年9月,在安徽某小镇河边,4岁的婷婷跟着奶奶散步,看到河边漂亮石子,挣脱奶奶手跑去捡。河边坡度陡,婷婷失足滑入水中。奶奶急忙呼救,路人跳入水中救起婷婷,可她已溺水昏迷,送医后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河边游玩务必拉紧孩子。

溺水事故案例二7岁男童河边看鸭子溺水:2024年10月,江苏农村河边,一群鸭子游过,7岁的明明看得入神,慢慢靠近河边。河边泥土被水长期浸泡,十分松软,明明一脚踩空,掉进河里。附近村民听到扑通声,赶来救援,可明明还是因溺水时间过长,生命消逝,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河边的行为。

溺水事故案例三6岁女童河边写生溺水:2024年11月,浙江某公园河边,老师组织小朋友写生。6岁的琪琪在河边画画时,被水中倒影吸引,起身靠近河边想看清楚,不慎滑倒落水。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后大声呼救,公园工作人员赶来将琪琪救起,但她因溺水缺氧,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集体活动时老师对孩子的安全监管不可松懈。

溺水事故案例四5岁男童河边洗手溺水:2024年12月,四川某村庄,5岁的军军在河边洗手,河水溅湿了鞋子,他想往河边挪一下,结果脚下一滑,跌入水中。小伙伴看到后吓得大哭,村民听到哭声赶来,将军军救上岸,可他已停止呼吸,乡村河边对儿童的安全防护需加强。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Part4第四部分

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学校、社区、家庭需共同发力,全面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学校将其纳入课程,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实操演示,让学生明白溺水危害与自救互救方法。社区举办讲座、发放手册,向居民普及知识。家庭中,家长结合日常生活,随时给孩子灌输防溺水观念,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

强化水域安全管理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以及公园、小区内的人工水域,管理部门要强化安全管理。在水域周边显眼处设置大量清晰警示标识,标注水深、危险等级与禁止游泳字样;安装牢固防护围栏,定期检查维护,防止人员随意靠近危险区域,从源头上降低溺水风险。

严格规范游泳场所运营正规游泳场所必须严格规范运营。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且专业的救生员,确保救生员经专业培训,具备良好身体素质与应急救援能力,时刻在岗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