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期中家长会发言
班级:一1班班主任:X老师
欢迎致辞
各位家长:
大家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半个学期就过去了,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二次家长会。我想我要感谢所有在座的各位家长,正因为有你密切地配合我们的工作,才使孩子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从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到现在,孩子们在您与我们的共同教育下,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小学生活。孩子们已经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他们懂得了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他们明白了什么是课堂,课堂上的自己要怎样来学习,自己要怎样地表现才会赢得同伴、老师的更多称赞。
第一部分:成长你我他精彩瞬间和班级基本情况介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在校情况!(播放孩子们在校获奖等照片视频配上夜空中最亮的星歌曲)
此外,我们班共45人,男生27人,女生18人在男生多女生少的班级,本身就更难管理,尽管如此,我们班多数孩子还是非常懂事、听话。班内同学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学习多数也比较认真,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现在我要对班级内各方面有进步的孩子予以表扬。
1、能主动做好课前准备的孩子有:
2、能认真参与劳动的孩子有:
3、班上的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责,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的孩子有:
4、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有:
5、能爱护自己书籍及文具的孩子有:
6、书写工整美观的孩子有:
8、上课爱积极举手、思维活跃的孩子有:
9、期中知识闯关分析:综合一的知识闯关,题目量适中,但题型较灵活多样,非常考验孩子的思维应变能力。
仿写句子闯关3很多孩子看不懂例题,分值又重。
闯关4是古诗考察,结果平时很熟的古诗,一换题型就不会,简单的字也写错。(会背不会写)
闯关5阅读理解,有些孩子漏题。
闯关6看图写话:有些孩子没有写完,有些孩子还不知道格式,有些孩子语句不通顺。
闯关完之后,不会检查敷衍了事。
接下来我就结合着学生这两个多月的学习行为习惯,来谈谈具体的情况:
第三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写好字的第一步也是调整好端正的坐姿,我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观察过,坐姿端正的孩子,注意力会更加容易集中,写作业也更加专注。
2.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
比如:外出前的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等。
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培养孩子做准备工作的能力,其实也是教会孩子做事情要有条理。善于规划自己手上的任务。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
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2.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
4.养成讲卫生,良好就餐的习惯。
孩子抵抗力弱,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孩子们一年级就餐问题主要表现在:记不住自己的餐桌位置,端饭时弄撒在地上,一边吃饭一边玩,吃饭很慢......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观察孩子的就餐习惯,定时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不浪费不拖延。
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例如: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持续培养孩子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的能力。学会使用剪刀、转笔刀、尺子、橡皮和其他工具。学会保管自己的物品,教一年级时,我经常用一句顺口溜教育孩子们“自己的东西保管好,别人的东西我不要”。其实就是让孩子树立边界意识,同时明白:父母不在我身边,很多事都要靠自己了。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一年级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清洁责任区,在保持自己课桌椅以及周边一小块区域的整洁,还需要能够积极维护班级公共区域的清洁。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例如:进入小学后,孩子在校的时间是分块的。就是作息时间表和课程安排表会将这一天划分成几块,每一块对应相应的任务。4.孩子们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时,其实就是在安排自己的“一日生活”。认真听老师的话,遇到生活上的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例如:家长要帮助老师树立在孩子心中“威严”的形象,但要引导孩子不要过分惧怕老师,相信老师是他的